‘2个字的情侣网名’2个字的情侣网名有诗意…
张治中
前言
自1945年,张治中到延安接毛主席去重庆谈判,两人初次见面后,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此后,两人便开始了长达24年的深交。毛主席曾赞赏的对张治中说:“我知道,你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
张治中与毛主席,既是挚友,也是诤友。从新中国成立前到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曾多次向毛主席提出建议,毛主席也都从谏如流。
毛主席赞赏张治中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
张治中从小就有一颗热诚的报国心。16岁的时候,张治中独自一人踏上外出闯荡的路。
辛亥革命爆发后,一心救国的他,立即投身学生军。后来被蒋介石赏识,逐步成为一名国民党高级军官。
对于军人这个身份,张治中一直都有着清醒的认知,他在回忆录中曾写到:
“一个革命军人,首先要有牺牲精神,而牺牲精神,又必须首先从高级将领做起。”
他确实是这么做的。
惨烈的淞沪抗战开始后,张治中主动向蒋介石请缨:“我们必须参加淞沪战斗,如果没有人可以去,我愿意去!”
蒋介石
很快,张治中率部开赴淞沪。上战场前,张治中是抱着誓死的决心的,出发前,他还郑重地写下一封遗书,并交给好友陆福廷保管:
正是国家民族存亡之秋,治中身为军人,理应身赴疆场荷戈奋战,保卫我神圣领土,但求马革裹尸,不愿忍辱偷生,如不幸牺牲,望能以热血头颅唤起全民抗战,前赴后继,坚持战斗,抗击强权,卫我国土
经过数十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张治中等人终于将日军第九师团等精锐消灭殆尽。
这场战争,也一致被认为是沪战中,中国军队战绩的最高峰。
不仅如此,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治中还给远在国外的女儿张素连发几封电报,要求女儿立即回国参加抗战。他说:“此时的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你要赶快回国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
此时,张素还没有完成国外的学业,她与父亲商量,能不能取得学士学位后再回来。但张治中态度坚决,一定要女儿立即放弃学业回国抗战。
张治中女儿张素
皖南事变后,张治中又给蒋介石写万言书,建议与共产党会谈,以保持抗战的有利形势,但蒋介石并未采取。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经过艰难的14年抗战,终于取得胜利。随后,蒋介石邀请毛主席赴重庆谈判。热切希望和平建国的张治中,欣喜地前往延安接毛主席到重庆。
这次见面,毛主席给张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毛主席从延安启程登上飞机时,当地万人空巷,普通群众以及党政军学各界人士,全部涌向机场,为毛主席送行。这样壮观的场面,让张治中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也是这个场景,让张治中感受到了,从底层群众到高级领导,对毛主席的真诚拥护与爱戴。
来到重庆后,张治中对毛主席非常热情。考虑到毛主席的安全等问题,张治中将自己的官邸让出来,让毛主席在这里办公、休息、会客。而他们一家人则搬到了复兴关中训练团的一个平房中暂住。
毛主席重庆谈判
经过与周恩来商议,张治中还请宪兵队负责保卫毛主席的安全。还安排张家的服务人员,照顾毛主席的生活,不给外人插手的机会。
另外,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工作与休息不被打扰,张治中还反复交代自己的家人,一定不要去桂园打扰。他还要求在郊外上学的几个女儿,周末不要进城。
重庆谈判结束后,周恩来担心毛主席的安全,便对张治中说:“主席一个人回去,我不放心啊……”
张治中立即表示:“既然是我接毛先生来的,就应该由我负责送他回去。”
于是,在《双十协定》签订后,张治中便于10月11日,与毛主席一同乘坐飞机,返回延安。
回到延安机场,张治中再一次感受到了群众对毛主席的关心。当时,前来迎接毛主席平安回归的有普通群众、学生以及干部。
看着黑压压的男女老少,张治中深受感动。
而毛主席对于张治中送自己回延安,也很感动。他也热情地找到了张治中,还于次日,亲自送张治中前往机场。
左起:周恩来,马歇尔,朱德,张治中,毛泽东,林伯渠
临别前,毛主席笑着对张治中说道:“我知道你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
张治中笑问毛主席,为何这么说。
毛主席给张治中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你把当初在江西围攻我们时办的《扫荡报》的名字,改成了《和平日报》。
第二、你把康泽办的一个集中营撤销了,做了一件好事。
毛主席的这番话,让张治中有些惊讶。在此之前,他从未和毛主席见过面,但毛主席却对他做过的事情,知道得如此详细。这也让张治中更加敬佩毛主席。
但蒋介石很快撕毁《双十协定》,准备为发动内战做准备。张治中多次给蒋介石写长信:和平来之不易,让他不要违反人民的愿望。但蒋介石却一意孤行。
张治中多次提建议,毛主席从谏如流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蒋介石再次派张治中等人前来谈判。看到张治中,毛主席高兴地紧紧握住他的手,亲切地询问他的近况。
但是,这次谈判,最终还是因为国民党顽固派出尔反尔导致破裂。考虑到张治中的处境,周恩来劝说他留下来。
蒋介石
在此期间,张治中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毛主席非常理解张治中的这种心情。为了开导张治中,毛主席多次亲自前来慰问张治中,并耐心开导他。
在毛主席的关心下,张治中心中的迷雾逐渐散去,心情也好了起来,他还积极建言,提出过一些很有见地的意见,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
新中国成立前,随着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继解放,中国共产党也大体确定了建国方针。
于是,1949年6月15日,由中国共产党以及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与无党派人士组成的新政协筹备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期间,在起草政府法案时,大家对国家的名称,有较大争议。
从1948年8月1日开始,一直使用的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这个称号。而且,此次会议致辞中,毛主席连呼的三个口号中,也有“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万岁!”
张治中
但是,此次会议中,有人提出,这个名字太长了,建议将其改成“中国人民民主国”,进入社会主义后再改成“中华社会主义民主国”。张治中则表示:
“‘共和’一词,本身就有‘民主’的意思,何必重复,不如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吧?”
听到张治中减掉两个字的提议,毛主席当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毛主席建议大家采纳张治中的意见。
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等人也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名称更好。于是,大家最终将新中国的名称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名确定下来后,大家又对其简称“中华民国”有了不同的意见。
在新政协筹备会第三小组起草《共同纲领》时,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华民国”。
周恩来表示,这个名称已经使用了近40年了。如果马上取消,可能会有人不能接受。
周恩来
慎重起见,周恩来邀请了30位追随过孙中山先生的老人,征询他们的意见。
经过大家的几番谈论,最终达成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中华民国只能代表旧民主主义,两者不能混淆。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不能再使用这个简称。
另外,张治中还对新中国的国旗提出了意见。
临近开国大典前,大家正在热烈的讨论着新中国的国旗图案。
当时,专家们已经从全国征集来的2000多个国旗图案中,选出了3个,并交由毛主席主持与各界人士做出最后的决定。
在国旗座谈会举行之前,张治中与毛主席在闲聊中,问起毛主席的意见。毛主席表示:“我同意一颗星一条黄河的那个图案,你觉得怎么样?”
听到毛主席征询自己的意见,张治中有些激动地说道:
“我反对,那个图案中间有一条杠,红旗被分成两半,这不就成了分裂国家了吗?”
毛主席思考片刻后,慎重地说道:“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主张用这个,也给出了不少理由。这样吧,之后的座谈会,你也来。”
毛主席
在座谈会上,毛主席拿着两个图案,一个是五星红旗与一条横杠,一个是现在的红旗,多了个镰刀斧头。
毛主席指着图案做了详细的说明:
红旗象征革命,五星代表共产党的领导,那一杠代表的是黄河。
张治中随后提出不同的意见:
首先,横杠向来不代表河流,这样很容易被认为是分裂国家、分裂革命。其次,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杠是指金箍棒,国旗当中放一根金箍棒不合适,还不如用五星红旗。
张治中说完自己的理由,毛主席与很多人都表示赞同。最终,国旗审阅小组,一致同意采用五星红旗作为国旗。
这个图案的红色,象征着革命,星星则象征革命人民大团结。
1954年的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张治中再次提出意见。会议期间,张治中写了一份书面建议,提出每个人大常委每年都要到地方去视察,以更好的了解情况,听取群众的意见。
五星红旗
当时,这份建议书是张治中给彭真转交给刘少奇的。毛主席得知后,采取了这个建议。
1955年,毛主席在最高国务院会议上提出,全国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省、市人大代表,年底前一起做一个月的视察。这样可以联系群众,对立法、行政工作等都有很大的好处。
于是,从1955年的下半年到1957年的上半年,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省级人大代表,先后进行了4次视察。
期间,他们选择了比较好、比较差以及中等三种类型的视察对象,并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视察方式。视察结束后,相关人员写出了几百份的报告,非常富有成效。
这项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后来,有人提到张治中的这个建议后,毛主席幽默的说道:“他这个人,专做好事,做了很多好事!”
这个建议提出四年后,毛主席还专门邀请张治中,与他一起视察大江南北。这是毛主席给张治中极高的礼遇。
毛主席
张治中叮嘱秘书,要把毛主席所讲的每句话都记下来,并关注环境与采访的群众,他想用这些材料,写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日记。
在此期间,张治中亲眼目睹了毛主席对群众的关心,以及他废寝忘食的工作状态。在火车由南京前往杭州期间,由于刚刚在南京经历了一整天紧张的活动,张治中晚上11点就进入梦乡。
突然,叶子龙深夜来敲张治中的门:“主席有请。”
从酣睡中醒来的张治中,赶紧穿上衣服前往毛主席的房间。
此时,张治中看了一眼手表,已经快凌晨一点了,毛主席竟然还在工作。
聊天中,张治中得知,毛主席准备在经过上海时,视察一下上钢一厂,此次请张治中前来,是想与他商量一下日程的安排。
来到杭州后,张治中不放心毛主席的身体,关切地说道:“主席,您长期为国操劳,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这次到杭州,就好好休息几天吧!”
毛主席邀张治中(右一)视察长江
毛主席说:“看情况吧。只需要三天,我就能恢复过来,最多五天。”
但是,张治中后来从叶子龙处得知,毛主席在杭州期间,根本没有好好休息,他在那里每天批阅的文件数量,并不比在北京的时候少。
为期20天的视察结束后,张治中将自己所收集到的材料,整理成了一个4万字的册子,并送请毛主席审阅,要求发表。
但是,毛主席却说:“你的日记我不看,尽在吹我。”
张治中不愿放弃,再次请求毛主席看一看。毛主席笑着说道:“我不看就不能发表。”
张治中急了:“我有言论自由权。而且,我写的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是有事实依据的,并没有夸大……”
但是,毛主席依旧没有同意。
毛主席对张治中的关心
在与张治中交往的20多年期间,毛主席对张治中非常关心。当年,在张治中决定留在北平后,中央不但将张治中的家人秘密接来,毛主席还亲自对相关部门下达指示,一定要给张治中与家人,选择一处他们满意的住处。
毛主席与张治中(前左一)在一起
1951年,中央组织治淮视察团,任命张治中为团长。但是,张治中突然生病。
毛主席得知后,立即写了一封信,派出江青到张治中家里慰问:
来信悉读。闻病甚念。视察团有邵先生领导也就可以了,您可以安心休养,以期早愈。即颂
还有一次,山东的农民给毛主席送来了四颗特大大白菜。毛主席立即选了一个大的,让人送到张治中的家里。
毛主席的关爱与重视,让张治中非常感激。他与夫人舍不得将毛主席送来的白菜吃掉,便用一个大花盆,将白菜栽种在里面,放到客厅里。
后来,这颗白菜开了花,花高甚至有二三尺,非常壮观。
1968年,张治中病重,毛主席闻讯,立即派人给张治中送来东北最好的人参,希望这位爱国将军的病情能够得到缓解。
但是,张治中最终还是于1969年4月6日,抢救无效离世。
张治中逝世
张治中去世后,毛主席派周恩来出席张治中的告别仪式。
周恩来与张治中也有着深厚的友谊。早在张治中去世的当天晚上,周恩来就来到张治中的家里,看望他的家人。
期间,周恩来不断安慰张治中的妻子以及孩子们,并详细询问了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工作情况。
当周恩来得知张治中的小女儿还在河北省某农村插队时,很快向相关人员交代:“想办法将张先生的小女儿调回北京,张夫人身体不好,孩子在母亲身边可以适当照应。”
在周恩来的关照下,张治中的小女儿很快回到北京工作。对此,张家人非常感激。
张治中的告别仪式结束后,周恩来又点名要见张治中的子女,向他们询问毛主席嘱咐的两件事。
其中一件是关于张治中生前保存的绝密文件的处理。另一件事情就是张治中家人的生活情况。
从毛主席与张治中的交往不难看出,毛主席开阔的胸襟,以及听取别人意见的谦虚态度,还有他对张治中无微不至的关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