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中华文脉源远流长;先秦有《诗经》《离骚》;汉有《汉赋》;魏晋南北朝和隋有五言诗;唐有格律;宋有词;元代有什么?北剧南戏(杂剧)。

元杂剧的兴起有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元代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不怎么注重选拔任用汉族文人;元朝将近一百年的执政期间,全国范围之内的科举考试只举行了不到五次;

录取的生员更是寥寥无几;即使有幸得以金榜题名也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者就是一种点缀粉饰太平;读书人的上升通道被彻底堵死。

尽管如此,读书人也要寻找挣钱的机会吃饭的饭辙;于是,元代杂剧也就应运而生;如果在分得细一点,杂剧又可以分为"北剧、南戏";

北剧的演出中心在元大都(今北京)和山西的平阳;元代中晚期的温州出现了"南戏"

北剧最开始的市场在元大都(今北京)和山西的平阳;元代中后期杂剧的中心转移到了临安(今杭州);北剧南戏表演的形式和内容也逐渐趋于一致。

最早的北剧,承袭了唐朝以来诗歌多慷慨激昂多悲剧的风格;南戏的画风略有不同,轻松愉快犹如江南水乡的秀丽风景,多喜剧。

02《西厢记》的前世今生

《西厢记》比较奇葩,"南北通吃",既有王实甫的《北西厢》又有崔时佩和李日华的《南西厢记》,内容大致相同;以后还有人觉得不满意,比如陆采对李日华《南西厢记》不满意,重编《北西厢》为《南西厢曲》。(据王国维先生考证)

《西厢记》的故事源自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的传奇《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元稹借故事人物张生之口,讲述了一段自己"始乱终弃"的艳遇。

这样的结局显然不符合唐代以后特别是元代游牧民族统治下普通民众不那么传统,不那么封建的审美观;于是,元代的《西厢记》结局就成了"大团圆"——老夫人网开一面,有情人终成眷属。张生完成了从"负心汉"到"多情公子"的华丽转身。

03元杂剧的结构

元杂剧的渊源和两宋时期的滑稽戏、"宫调"、金朝的"院本戏"不无关系;区别在于故事情节更加完善,人物性格更加丰满。

杂剧(北剧南戏)通常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楔子"再加上"四折"(折子戏);这样的结构称为"本";一般的杂剧都是一本;《西厢记》不同,一共有五,也就是二十折。

03《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由于大量饱读诗书的汉人进不了仕途只好加盟杂剧的创作,于是歪打正着,元杂剧当中出现了大量的古诗词(元曲)的形式,其文学成就堪比唐诗宋词;其次,台词的"口语化",为我们了解元代日常生活对话提供了大量一手材料;

比如下面一大段;

天净沙]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珮玎咚?莫不是铁马儿檐前骤风?莫不是金钩双控吉丁当敲响帘栊?

[调笑令]莫不是梵王宫,夜撞钟?莫不是疏潇潇曲槛中?莫不是牙尺剪刀声相送?莫不是漏声长滴响壶铜?潜身再听在墙角东,原来是近西厢理连结丝桐。

[秃厮儿]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圣药王]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以上一大段唱词,将崔莺莺急切又娇羞等待着于张生相会的心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衬字(口语化的标志,有别于惜墨如金的书面语),也是元曲特色之一;如下——

〔雁儿落〕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疏剌剌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

〔得胜令〕惊觉我的是颤巍巍竹影走龙蛇,虚飘飘庄周梦蝴蝶,絮叨叨促织儿无休歇,韵悠悠砧声儿不断绝,痛煞煞伤别,急煎煎好梦儿应难舍,冷清清的咨嗟,娇滴滴玉人儿何处也?

04 剧本阅读指南

和明清小说不一样;元杂剧留给我们的不是"小说"而是"剧本";舞台表演已经无法再现,只能从留下来的剧本中想象当年的舞台效果;

阅读剧本因此也就会碰到一些当时的"行话"或者说"术语";

杂剧的舞台演出大致由三个部分;即动作、言语、演唱;而剧本中代表这些表演形式的术语分别"科",表示角色的的动作;角色的话语,用"白"或者"云"(一个人);或者"宾白"(两个人对话);如果是"唱",术语是"曲";

剧本中角色的称呼和现在相差无几,也是生末净旦丑非常齐全;不同的是,杂剧"主唱"的一折戏只有一个角色,他/她一开口唱,别人就没有什么事了。因此,元杂剧绝对不会出现"男女对唱"的表演形式。

另外,杂剧剧本中还有大量的戏曲唱段术语犹如今之"二黄"、"西皮"比如说"双调"、驻马听、新水令、德胜令,等等这样的术语;过于专业这里就不展开了。

结语

元杂剧,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儿;《西厢记》就是艺苑中的奇葩一朵,经过改编的《西厢记》现在仍然在各种地方戏中成了保留剧目;剧中人物形象比如说"红娘"更是家喻户晓,具有和"月老"同等的地位,表示着"姻缘一线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