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为《礼记》第31篇,流传为战国时期的子史。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的众多弟子之中,有一个叫颜回的,他是孔子的一位得意门生。我们都知道孔子门下学生有三千,其中贤能之士有七十二人。颜回就是这七十二弟子中深得孔子喜爱的一个。孔子认为,颜回非常懂得奉守中庸之道,深谙其中的智慧与哲理,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对颜回大加赞赏,也许是他能够清心寡欲,能够过清苦生活而安贫乐道。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颜回深谙中庸之道的智慧,当环境不允许时,他能够做到藏拙以自守,安乐以自处,并用积极乐观的方式去生活,去积蓄自己的资历,以待日后能够有所发展,有所作为。这也许正是颜回选择中庸之道的最好证明。
中庸之道要求我们学会厚积薄发,不要去张扬显摆,不要去故意卖弄自己所谓的聪明与智慧。在这一点上,恪守中庸之道的颜回的所作所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孔子曾经这样说过:“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即“我和颜回讲学讲了整整一天,颜回却从来没有发表过不同的意见,好像是根本没有听明白我讲的大道的深刻意义,让我感觉他很愚蠢。可是,等到回去之后,就会把他听到的一切认真地在心里加以过滤和反省,然后所学所得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可见,颜回并不是真正的愚蠢,而是不愿意轻意显露自己的智慧罢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像颜回一样,他们表面看起来很愚蠢,拙于言辞,不争长短,不计得失。但是,他们知道奉行中庸之道,懂得这种人生哲学是立身处世的根本。他们懂得在事情没有想清楚之前,不去发表自己尚未成熟的见解。他们懂得如何去体悟,怎样去思考,怎样最大程度地把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一部分。一个奉行中庸之道的人,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彰显着一种深度的智慧,透露着一种成熟的锋芒。
我们的先贤,诸如孔子、颜回,他们的人生智慧其实最为根本的就是中庸的智慧。他们不仅以中庸之道自守,完善自己的品格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用这种智慧来指导他们在俗世的生活;而且,更加可贵的是,他们一心想把这种大智慧大道理传于后世,让后人也能从中受益。也许,这正是他们的良苦用心。因此,我们一定要体会先贤的苦心孤诣,要把这种智慧内化于我们自己心中,让自己从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营养和智慧精华,使我们的人格更臻近于完美,使我们的人生更为顺畅。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一套价值观念,都有自己对这个世界以及对人生的看法。因此,我们相应地都会形成自己为人处世的一套方式。然而,这套为人处世的法则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先天就已经定型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之中,慢慢地形成和塑造出来的。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而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那么我们所选取的为人处世的法则以及遵从的价值观念,就有可能是错误的,那样只会让我们的人格越来越不完善,甚至扭曲。
所以,先贤的苦心孤诣和现实生活的复杂性,让我们必须选择一门高深的学问作为我们人生智慧的源泉及人格修为的指南。而这门最高学问,不是别的,正是中庸之道,我们应该终生秉持。
学习任何东西都是一个过程,只有不间段地学习和积累,永远不放弃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才能够最终获得成功,达到理想中的境界、人生中的高峰。或许,也可以这样说,我们用来储藏知识和智慧的脑袋其实就是一个“袋子”,这个袋子和其他袋子的唯一区别是你永远也装不满它,如同《西游记》里弥勒佛的乾坤袋一样神奇。
我们要把所学所得最大程度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以此来充实我们的智慧,丰富我们的学识。然而,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学习方式是万万不可取的,那就是“猴子掰玉米”式的学习方式。
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一只小猴子下山掰玉米,掰到了玉米之后看到了西瓜,就扔了玉米去摘西瓜,摘了西瓜之后望见有只小兔子,然后就去捉兔子,最后一无所获。我们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能这样,而是要学会积累,一步一步充实自己,最终才能学有所成,不然只会半途而废。
学习一门知识和学问是这样,学习一种人生哲学也是这样,中庸之道作为人生的最高智慧,它里面包含了许多人生哲理,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理解和掌握的。所以孔子在赞赏颜回懂得学习中庸之道时才会说他懂得“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也就是说颜回在学习中庸之道时,每当他对其中的智慧有所感悟有所体会时,他就会把它牢牢地记在心中。圣贤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
中庸之道作为人生的一种至高学问,如果想完全领悟其中的内在涵义,绝对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完成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像颜回那样,一点一滴地去领会中庸思想的智慧和哲理所在,与其中的高深思想对话,进一步开掘和深挖其中深藏着的智慧。
任何学问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到的。任何智慧无不是经过反复的学习和思考才能够真正体会和领悟到的。对此,我们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对于我们学习中庸思想的智慧再合适不过。学习中庸思想的过程,就是一条漫漫长路,我们一定要告诉自己:高深的智慧绝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学来的,需要下定决心,向着这种人生中的最高哲学勇敢前行。只要我们心中怀着对那种智慧的追求,对那种人生境界的向往,终有一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会摘得智慧之果,掌握中庸之道的全部思想与智慧。
在学习中庸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向颜回学习,每当对这种高深思想有所体味有所感悟时,就要及时地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注重学识的积累,思想的积淀。任何东西都是日积月累才得以成形的,人的思想与智慧也是如此。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荀子在论述学习过程中积累的重要性时这样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我们能够做到锲而不舍,坚定信念,把中庸大道作为自己的人格理想和处世智慧来追求,我们最终一定能够“金石可镂”。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他衣衫简陋,面黄肌瘦,额头却出奇的高,两只眼睛又深深地凹进去,炯炯有神,显得机智、聪慧。孔子渐渐发现,在众多弟子中,读书最用功的是颜回。
放学了,弟子们都回家吃饭,颜回总是最后一个走,饭后又第一个来到学堂,然后就捧着书诵读。时间长了,孔子就觉得奇怪了,颜回回家吃饭为什么这么快?有一天,孔子派人偷偷跟随颜回,打算看个究竟。
原来,颜回家住在贫民区。平时,颜回的父亲在城外种地,不回家吃饭;颜回的母亲在外给人帮工,也不回家吃饭。这样,妈妈每天上工前给儿子做一竹筒饭、一锅菜汤。颜回回到家也不管凉热,拿起竹筒做成的饭碗,和着菜汤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有时吃不饱,他就跑到井边,用水瓢舀几瓢水喝,然后拍拍胀起的肚皮,乐滋滋地拿上书包,往学堂跑去。
孔子派人观察了几天,天天如此。于是孔子说:“颜回真贤德呀!吃得很差,住在陋巷,人人都愁闷,他却乐在其中。颜回真贤德呀!”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北京大学特聘教授,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当代著名诗人、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
冯志亮先生是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先生现担任华夏易经研究会副会长兼北京分会会长,中华儒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青年发展促进会荣誉会长,东方孝道文学院荣誉院长。
冯志亮先生还同时担任时代文学杂志社总编,中国名家杂志社荣誉总编,中国炎黄文化报文学总顾问,中国文化新闻报编委会副主席。冯志亮先生兼任中国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华北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传统礼仪促进会理事。冯志亮先生同时兼任北京汉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燕南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中国诗词协会终身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
冯志亮先生还是挪威国立艺术家协会外籍会员,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荷兰皇家文学院高级学术顾问。冯志亮先生的历史文学作品曾多次刊载于中国文联创办的《神州》《中国魂当代名人专访特刊》《中国当代文学家》《北京文化》等期刊。曾被中西文化联合会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AAAA级宣讲人”荣誉称号。
2013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厚葬微信微博》,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零四部,《中华姓氏家谱》三百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