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据说从此进入了冬天。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冬季养生重点在于六个字,即“御寒”、“养肾”和“闭藏”。01 御寒为首,顾护足背
御寒,为冬季养生第一步。寒气凝滞收引,易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而引起许多旧疾复发或病情加重。特别是一些严重威胁到生命的疾病,比如中风、心肌梗死等,不仅在冬季发病率明显升高,死亡率也急剧上升,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防寒保暖。
御寒保暖主要从后背和足部做起。俗话说:“风从颈后生,寒从脚底起”。颈部以及后背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为人体阳中之阳。寒邪易伤阳气,通过背部入侵可引发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故背部保暖尤为重要,冬天需要穿保暖厚实的衣物、佩戴围巾等保暖之物。
脚位于人体最下部,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都汇集于此。但同时也是阳气最不易到达的地方,阳虚体质的人常有脚部发凉的症状,在冬季更为明显。在入睡前,用40℃~50℃ 的热水泡脚,可加速血液循环,消除疲劳;也可配合加入一些温热的药物,起到祛寒保暖、鼓舞阳气、引热下行的作用,对于下半身阳气虚、阴寒重的病证非常有好处。此外,“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阳经于头面部交汇,故在冬季经常用冷水洗面,可以促进头面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02 以肾为本,食宜温补
中医论述,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而肾阳是人体阳气之本,对脏腑起到温煦、生化之效。若肾阳不足,就会出现精神疲惫、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或频数等症状。所以,冬季养生首先要保护肾阳。
冬季补肾不是泛补、滥补,也不是一味地用名贵食材补养身体。而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辨证施补,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季节,冬季人们往往会感到食欲旺盛,饮食中可以适当加入高热、高营养、味浓色重、补益力强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动物类食品,对于阳虚寒盛之人尤为有益。
在此,推荐一款经典药食汤方“当归生姜羊肉汤”,可以起到温肾助阳、补气养血之效。但是,对于有疾患的人来说,进补需谨慎,应遵守医嘱择取食物,如糖尿患者可以用生晒参、人参等作为补品,而避免服用甘草等含糖较高的药食;有血脂过高、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患者,就应避免如甲鱼、阿胶、牛鞭等高蛋白、高脂肪、高糖分的药食。所以,本身患有疾病之人,进补尤需谨慎。
03 冬令需“藏”,静谧养神
冬季养生除以护肾阳为要,还应注意闭藏。在冬季,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血流缓慢,韧带弹性和关节的灵活度降低,此时人应该少动多静。冬季锻炼需循序渐进,运动有度,不能骤然运动,避免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擦干汗液,穿干燥衣物。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特别是患有呼吸道、高血压、心脏疾病的患者,不宜晨练,因早晨气温低,寒性收引,血管易收缩,气血运行不畅而使原有疾病复发或加重,可以选择傍晚进行锻炼活动。在冬日里适当地散步、慢跑都是不错的运动选择,使身体微微有汗,气血静而不止,从而阴阳更调和。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为佳,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此外,冬季养生也应着眼于“藏”。要保持精神宁静、安谧,尽量控制个人精神活动,最好能做到情绪含蓄而不外露。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因七情伤身。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硕士研究生 吴梦婷
编辑:刘正辉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