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成都飞行申报】走自由贸易区|低空空域改革的“四川经验”:划6000多平方公里,申报想提前1个小时飞行,就飞了。

时间:2023-04-03 00:37:2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f%2FlbA%3D&index=2" width="640" height="480"/>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吴林静 摄

流程改革,释放了飞行需求。虽然试点的6000多平方公里只是全川48.6万平方公里的一个“零头”,但每天差不多有400到500架次飞行数量,从小无人机到4吨多的大无人机,都能翱翔。

另一项改革是划设联通飞行片区之间的通道。“过去的空域没有连成片,飞行只能限定于某一块。”严智介绍,能够实现片区联通,源于运行中心探索出的“目视自主飞行”低空管理新模式,“在满足空域准入条件基础上,由航空级驾驶员自行判断、调节,空中自行观察避让其他航空器及地面障碍物,并对决策和运行安全负责。”如同汽车一样,上路自由、责任自担。

通过设置低空目视通道,将原来偏远、小散、孤立的空域连接到一起,通航的通达性有所提升;通过推行“目视自主飞行”模式,同一空域中可容纳更多的航空器运行,空域使用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这两项关键改革,大大提高了试点空域利用率。

一组数据显示:自2018年12月24日首飞以来,协同管理空域累计飞行100536架次,26107小时46分。2020年8月,协同空域运行共计飞行11600架次,共计飞行时间3879小时14分,飞行架次同比2019年8月(单月3343架次)增加247%,环比2020年7月增加16.9%,运行架次及时间达到单月历史新高。

“改革试点,不在于要把空域弄得有多大,而是寻找一种未来可以复制推广的创新服务和管理模式。”这是严智理解的四川低空空域改革试点的价值和意义。

“投入产出比可达1∶10”

四川要建成通用航空产业强省

通航的梦想在蓝天。蓝天有了,通航产业也就发展了。

飞机能上天,就有人买飞机、有人制造飞机、有人研发飞机,还有人维修、培训、保障油料、机场建设,这条产业链就做起来了。

飞机能上天,应急救援、航拍、短途运输、撒农药、低空旅游、兴趣体验,这些业态也有了应用落地的空间。

飞机能上天,热气球、动力三角翼、滑翔伞这些飞行器都能够上天,空域资源就被盘活了。

随着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四川低空试点改革工作,未来通用航空更多的应用场景,将更多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国际经验表明,通用航空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投入产出比可达1∶10,通用航空的就业带动比是1∶12。

按照中国民航局估测的通用航空机队规模总数,2020年我国通用航空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将直接带动上下游超万亿元市场规模。

瞄准这一发展空间巨大的产业,四川提出推动通航产业发展。2019年,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的《四川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打造“一核两翼、多点N网”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布局,力争通过5-6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培育壮大一批全国知名的通用航空骨干企业,着力打造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成全国领先的通用航空研发制造基地,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通用航空运营服务、服务保障等全产业链服务集成高地,实现通用航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快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通用航空产业强省。

四川省低空办主任雷开平此前提到,“用的人更多,飞行器、飞行的成本才会降得更快,更利于产业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