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大运河申报遗产】观赏文明之美东方|走近大运河,走近活遗产走廊

时间:2023-04-20 10:33:03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1707054085&x-signature=mgCvhhn7RVp23u6SJ%2Fxht%2BtOev8%3D&index=2" width="640" height="271"/>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远景

2021年6月16日,坐落于扬州三湾古运河畔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建筑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美,由展馆、内庭院、馆前广场、大运塔和今月桥5部分组成,其中馆、塔、桥相得益彰,登塔可以俯瞰“三湾抵一坝”的历史景观。“这座博物馆是中国大运河流域的标志性建筑,必须由运河有机生成。”从选址、专家评审到开工奠基,年逾80岁的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三下扬州,“这是我的设计中最优美的一个博物馆。”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陈现场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以及呈现大运河生活的专题博物馆,观众可以在馆内了解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领略运河上的水工智慧、舟船式样、漕运盐利、贸易商业、饮食风物、市井生活,以及运河沿线的自然生态、运河与 “一带一路”的交汇融合。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陈现场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陈现场

展陈中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2个常设展览和“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9个专题展览。不少展品来自运河沿线城市文博单位的帮助,包括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其中馆内体量最大的展品——老汴河剖面,是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支持下,从开封截取搬运而来,占据一整面墙,犹如巨幕电影;展厅中最不容忽视又容易被忽略的宝贝,炭化粟米,则来自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

继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落成对外开放,2022年5月18日,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也迎来了开馆,该馆是全国首个围绕隋唐大运河进行系统性阐释的博物馆。在大运河的时空体系下,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是其首次贯通全国,实现政治一统、经济畅通、文化交流的杰出见证。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现场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现场

展馆基本陈列展“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以贯穿大运河历史的时间脉络为线索,分“形胜天下,运河中心”“千年运河,万物通济”“东都盛世,国运繁华”“古今辉映,源远流长”四大部分,给观众讲述了隋唐大运河沿河都市的繁华和欣欣向荣的运河贸易,充分展示了洛阳在隋唐大运河中心城市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影响,以及运河开凿的文化背景和惊天的技术成就。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现场

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走进“活着的文化遗产走廊”

对于中国大运河来说,漕运的标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运河在保护的同时需要考虑发展,发展中也要涵盖保护。

人工拉纤的漕船

2022年4月28日上午,京杭大运河迎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全线通水。对于大运河的全线通水,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乡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阎晶说:“全线通水对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运河全长3200公里,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三条河道,贯通了海河、黄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地跨8个省市途经35个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处遗址点,沿线人口占据了全国人口的15%,大运河的价值不仅仅是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山水秀丽的绿色生态带,更是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建设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最重要的思路是“联通、交流、融合、发展”,联通的第一步先要有水,需要物理空间的有效联通。”

阎晶认为,大运河全线有水对于北京通州大运河而言,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先通水才能通航,随着北京通州大运河国家5A级景区的创建,这个景区将作为3200公里大运河缤纷旅游带上的重要节点,也将是北京市文化旅游的金名片,对全国运河文化游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期待能从通州坐上轮船体验下江南的感觉。

京杭大运河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如果追溯中国大运河的原点,不能不提到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挖下邗沟的第一锹土,隋炀帝杨广在邗沟的基础上开挖南北大运河,扬州由此成为中国大运河的“原点”。

古邗沟 邗江发布 图

拥有邗沟段运河的扬州市邗江区竹西街道这些年一直在进行“运河原点”的相关文化调研与保护、策划、规划。竹西街道党工委书记孙德彪前不久表示,作为属地党委政府,有责任把竹西这片作为“运河之源”、“城市之根”的热土打造成为文化高地街道有信心通过与设计单位的共同努力,去建设好“运河之心”“运河之肺”以及“运河之眼”,以竹西“运河之源”来彰显“运河之魂”,重现崭新的运河盛地,“街道如何利用和发展好这份难得的‘历史馈赠’,考验的正是我们今人的智慧和能力、责任和担当,我们希望运河沿线研学交流成为一个永久性的课题。”他说。

扬州瘦西湖

作为与运河同生共长的原点城市,扬州这些年在运河文化提升项目上也做足文章。“以北护城河的改造为例,在注重扬州历史与文脉的传承保护的基础上,主要围绕全域旅游进行规划。过去扬州传统的旅游项目是‘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但事实上,旅游产品如果太单一是留不住游客的。扬州文化旅游的规划是围绕‘统筹、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进行深度规划,尤其是从北护城河到瘦西湖,把很多文化景点串成一条线,所以到扬州旅游并不仅限于‘烟花三月’,而是多季节的,同时也可以夜游扬州。”扬州蜀冈-瘦西湖风景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沈伯宏此前对澎湃新闻介绍说,“红园作为在北护城河文化旅游集聚区重要轴线上的景观,要与北护城河、大运河沿河景观形成联动,遥相呼应。”

扬州“仙次元”效果图

据介绍,运河北护城河的红园片区改造项目去年底完成,是扬州文化旅游改造的重要节点性工程之一,项目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占地面积21000多平方米。

中国大运河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的工程之一,被誉为“镌刻在中国大地上的浩瀚史诗”。中国大运河连通古今,沿线散布着丰富的古迹遗存,前人留下了运河治理的丰富经验,以及反映水系分布、河道走向、闸口设置的珍贵文献。据悉,作为“活态的遗产”,至今山东南部、江苏、浙江的运河仍是当地的“黄金水道” 。

(注:本文部分图文内容参考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邗江发布竹西相关资料以及澎湃新闻此前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丁晓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