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我裸辞了。
在人称风口浪尖的时刻,在人心惶惶因为找工作没那么简单的时刻,在每个人都硬着头皮做着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刻,我裸辞了。
取舍 · 所得
2017年8月25日,我加入4A广告公司,从一名新媒体文案做起,正式进入了公关广告行业。
在进入这家公司之前,有另外一个小公司同时录取了我。因为我严谨的工作方式,小公司的老板觉得我与他十分契合,愿意给我10k作为薪金邀请我加入他的团队。10k对于刚工作一年的我来说也不算少,而我犹豫的是那边规模太小,4A公司则规模很大(虽然给的很少)。
同事建议我去大公司镀金磨炼,于是我再三思索以后用一条长微信回绝了小公司的老板。
那时,那个老板才28岁,已经开上了宝马。
而我23岁,刚刚月薪6k。
进入大公司的我变成了一枚小小的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的转着。公关广告行业加班不定时,客户脾性难以捉摸。而我只是一个客户主任,每天写着微信稿件,下班以后看着同事一个一个走掉,而我还在边刷微博边等待客户发布的指令。
同事们来了又走,有的人待了不到两个月就离职了,有的人待了两年也走的一样痛快,就如同今时的我。那颗小小的玻璃心脏在送走各种人以后也变得坚强冷漠起来,从新媒体到策划到执行,两年间我接替了一些人的工作,也把自己手头棘手的工作甩给过别人。
机械的工作,永远不被看到的能力,硬性的升职加薪条件,让我逐渐迷失在螺丝钉的角色里。我也会经常想起那个年轻的老板曾抛给我的橄榄枝,虽然规模小,但是很历练人,且报酬丰厚,为何当时就选择在4A公司当一颗不起眼的螺丝呢?
但到了离职的这一天,反思已经从人生中分出去的两年,是谁说的来着?没有什么事情是没有价值的,我一样获得了不少东西,比如:在繁杂的流程中梳理出自己的一套工作方式;从怯懦无知的小白成长为(几乎)可以提案的策划人;不敢打电话的毛病虽然没有完全治好,但也治了三四分;等等,都算是付费学到的东西吧。即便是螺丝钉,我也是那个不曾锈蚀的吧。
那这种思想是安慰自己,还是真的所得呢?
此刻的我还不是很清楚。
成败 · 所失
我像每一个年轻的工作人一样,愿意奉献我的一切在工作上,以求换取所谓的成就和成长。我曾加班到深夜,独自打车的时候也会害怕担心。我曾提交策划案然后被否决,前前后后修改三十版。年轻的我们有的是资本,工作就是我们的生活。
我的努力没有换来成功,但是却让我失去了有节奏的生活,或者说,根本就已经失去了生活。
因为加班导致晚上休息的太晚,早上起不来床所以经常不吃早饭,中午总是外卖解决,且因为工作环境和场地的问题,经常十一点半就吃午饭。晚上到家已经八九点,为了犒劳自己,假装看不到地沟油,点一堆油腻的食品。
我没有时间去健身锻炼了,也没有时间去交友,没有时间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微信时刻有人呼叫,连一个番茄钟都没法好好的进行下去。
当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身边的年轻人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大家还在渴望如此付出能够获得臆想中的回报。然而年轻人年年都有,人年轻的时间却十分有限。没有回报的同时,是新一批的年轻人顶上来,成为所谓“梦想”的奠基石。
轻微抑郁和爆痘让我决定暂时停止前行,兴许短暂的gap能稍微弥补一下我失去的一切?毕竟我才二十郎当岁,竟然还没有好好体验过生活本来应该有的感觉。
进退 · 所想
收拾东西走的那天,我的心情轻松且愉快,没有为后边找工作担忧,或者是麻醉自己暂时先不要想。毕竟这场裸辞,就是为了寻回丢失的梦想和年轻人的精神。
回家的路上,铺天盖地的广告都在招呼年轻人去拼搏去闯荡,去不顾一切的满足自己的欲望。掏出手机看到一条段子:“我晚上做保安,白天送外卖。今年刚20,已经有20万存款。”评论里说:“然后你因为劳累生了一场病,不但20万没了还负债累累。”
待在家里,朋友说身边的同事才25岁就得了脑梗;走的时候领导说歇歇也挺好,她的朋友35岁就心梗去世了;微信聊天,一个朋友不到三十,就因为工作和生育的双重压力,在生完孩子不久后被医生告知要切除卵巢和子宫。
我们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起码从我选择离职的那一刻开始,我的梦想已经不再是升职加薪,为老板创造价值。我也想要以一个“人”的身份,去体验每一天的生活。从早上睁眼开始,接收并体验生活的每一个信号。把微信关掉,我的生活不在那里。把奶茶和咖啡和微博戒掉,我的生活也不在那里。我笃信,我的生活在每一件真正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里。
也许此刻我的裸辞,让我失去了金钱的支撑,失去了工作的鞭策,失去了增长经验的机会,但未来的日子漫长,总要歇一歇才有力气继续奔跑。且相对的,我获得了享受每一天朝阳的机会,获得了修养生息调理内外的机会,获得了认真生活的机会。
可能,这就是我的梦想。
此刻的我,回归到原始的生活,开始用心体味生活本身的模样。
我曾因为加班而错过的五点的朝阳,因为焦头烂额的策划案而错过的周末的商场,因为客户无孔不入的需求而错过的每一顿在家可以解决的饭菜,如今一一回到我的身旁。
在北京,在二十几岁最好的年华,能这样慢下来从早到晚的享受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着实不易。而我则不停的告诉自己,别去在意时间。虽说只给自己放了一个月的假,但也希望自己就能当做往后余生一样去过每一分钟,去还原生活最应该有的态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