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评分】⭐️ ⭐️ ⭐️ ⭐️

为了您能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

致力于分享富有启发性的读书笔记和影视评论

目录

  • 第六章 雅量
    • 1、器度
    • 2、新亭对泣
    • 3、镇定自若
    • 4、雅量与矫情
    • 5、受宠若惊
  • 第七章 清谈
    • 1、名士风流
    • 2、旨不至
    • 3、咏瞩自若
    • 4、佳物得在
    • 5、神州陆沉
  • 第八章 隽语
    • 1、小时了了
    • 2、八面玲珑
    • 3、巧舌如簧
    • 4、胖与瘦
    • 5、松柏之质与蒲柳之姿
    • 6、南人与北人
    • 7、善人与恶人
  • 第九章 妙赏
    • 1、乱世英雄
    • 2、家有名士
    • 3、最养眼的风景
    • 4、处长亦胜人
    • 5、何可一日无此君
    • 6、发现自我与发现自然
  • 第十章 深情
    • 1、年在桑榆
    • 2、木犹如此
    • 3、一往有深情
    • 4、子敬首过
  • 第十一章 血性
    • 1、王敦击鼓
    • 2、壮怀激烈
    • 3、正气与霸气
    • 4、何必谦让
    • 5、生气懔然
    • 6、自励自新
    • 7、兄弟道别
  • 第十二章 风姿
    • 1、龙章凤质
    • 2、以貌取人
    • 3、丘壑独存
    • 4、看杀卫玠

第六章 雅量

魏晋士人赞赏博大的胸襟、宽宏的气量、豁达的气度和高雅的韵致,《世说新语》还专设《雅量》一门。大家公认唯有“风流宰相”谢安众美兼备,既有“雅人深致”,又有宽宏气量,书中用了大量笔墨描写谢安的“雅量”。所谓“雅量”,除了上面四个本质性规定以外,还应包括如下特征:面临突然变故时处变不惊,遭遇重大险境时临危不乱,任何时候都显得包容、宽裕、镇定、平和。

1、器度

原文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世说新语·德行》

赏析

郭林宗拜访袁奉高时,车子还没有在路边停稳,马嚼子上挂的鸾铃还在撞轭作响,他就起身告辞了主人。他到黄叔度家拜访的时候,却在黄家里一连住了两日两夜。是郭与袁话不投机,还是与黄更加投缘?文章先有意制造悬念,用“人问其故”四字卖关子。

我们来听听郭林宗的解释:“黄叔度的为人就像那汪洋浩瀚的万顷湖水,澄也澄不清,搅也搅不浊,他的胸襟器度渊深博大,实在难以测量呵!”原来是黄叔度的器度宽宏,只有与他长期接触才能粗识深浅。那么袁奉高的为人呢?文章又让读者自己去推测。从郭林宗拜访他时间的仓促短暂,大致能猜出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郭对袁印象不好,要么是袁氏了无机心。郭林宗在另外场合对袁氏多有好评,这就排除了第一种可能性,袁氏为人没有什么城府,可从郭林宗对他的评价得到印证:“奉高之器,譬诸泛滥,虽清易挹也。”郭林宗到底是喜欢城府深的黄叔度,还是喜欢城府浅的袁奉高呢?从与黄、袁相处的久暂来看,他似乎更喜欢黄叔度,从他在别处推崇袁氏的言论看,他也同样敬重和喜欢袁奉高。

就今天的价值观判断,“量”与“清”未可轩轾。心地透明的人能给人以信任感,与之相处觉得可靠而又亲切,但又往往失之浅露幼稚;城府深沉的人处事稳重老练,而且容易成就大业,但这种人用理智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人家对他们莫测高深,因而自然也就对他们敬而远之,只觉其可畏而不觉其可爱。黄叔度和袁奉高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性格类型,真可谓尺有所短而寸有所长,他们有差异但无优劣。


2、新亭对泣

原文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

本文就是描写在一次聚会上,王导与周诸人面对同一风景各自不同的情感反应。
周环顾四周美丽的风物,溶溶的春光,大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慨,凄凉地感叹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春天风景倒是没有什么异样,只是家国山河完全不同,不久前还是在黄河边的洛阳赏春,现在却跑到了长江边的建业聚会。一句话就流露了周心中隐藏的创痛,表现了这位风流自赏士人的感伤多情。座中名士们听了也都相对嘘唏,由此可见朝廷上下弥漫着悲观凄切的气氛。

王导是当时国家的中流砥柱,也是当时名士心目中的主心骨。桓彝将王导视为当世的管仲,可见王导在当时士大夫心中的分量。王导这时要是跟着周一块以泪洗面,那整个国家更会人心惶惶。听了周的感慨,看到大家的悲伤,王导马上把脸一沉,厉声厉色地对大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在这国运艰难的时刻,应当齐心合力报效刚刚建立的朝廷,鼓起收复中原失地的勇气,怎么能像囚徒似的相对垂泪一筹莫展呢?“楚囚”本指春秋时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钟仪,后用来泛指被囚禁的人,这里比喻处境窘迫又无计可施的东晋士族。

只用“愀然变色”四字写其神态,只用短短三句对话写其内心,一个老辣政治家的形象便跃然纸上——遇事不滥用感情,处世则沉稳刚毅。


3、镇定自若

【我的书评】
这篇文章在高中语文试卷里出现了好多次呀。当时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就对谢安的印象非常深刻,觉得他那种飘逸洒脱的风度,泰然自若的心态都让当时还是高中生的我觉得高山仰止。

原文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世说新语·雅量》

赏析

谢安是一位让无数人倾倒的政治家,既风流儒雅又稳健老练,既有潇洒迷人的个性又有令人惊叹的功业,是东晋中期政坛上的中流砥柱。

本文通过一次泛海游玩活动,运用行动和语言,通过烘托和点染,生动地描写了谢安作为一名政治家沉着镇定的气质、处变不惊的胆量和凝聚群雄的大家风度。

与谢安一起泛海的是当时文艺、学术、宗教界名流,“孙兴公诸人”包括书法家王羲之、文学家孙绰、玄学家许询、高僧支道林等。要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纵一叶扁舟于蓝色的大海,或谈玄论道,或品诗论文,或扣舷长啸,的确有说不尽的风雅。可是,天公偏不与这群名流雅士作美,他们刚刚船入海中就“风起云涌”,小舟在咆哮的海面上左颠右簸,孙绰、王羲之等人脸色陡变,一齐高叫赶快掉转船。文中的“色”指神色或脸色,“遽”指惊慌的样子。作者先写足天气的风云突变,以及“孙、王诸人”在突变中的慌乱,再托出谢安此刻的神态反应,“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王”通“旺”字,“方王”句是说谢安正在兴头上,在洪波涌起的海涛中悠然吟啸不语,神态是那样陶醉、专注。平时谈笑风生而此时乱作一团的“诸公”都把眼光投向了谢太傅,只见他“貌闲意说(通‘悦’),犹去不止”。在波浪掀天的大海他胜似闲庭信步,岂止没有回头的意思,还让小舟不停地向海中划去。

前面只是天刚变脸时的一幕,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头。“既而风转急,浪猛。”眼看有葬身海底的危险,“诸人”有点魂不附体,这时他们“皆喧动不坐”——命都快要保不住了,还坐得安稳么?谢安自然也意识到了处境的危险,他不可能拿性命开玩笑,如果这时还要让船“犹去不止”,那就不是沉着而是莽撞了——作者比我们更善于把握这个“度”。不过,即使意识到了处境的险恶,他还是那样从容冷静:“公徐云:‘如此,将无归?'”“将无”是魏晋人的口语,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他用徐缓的语调对大家说:“现在这种情况,我看还是回去吧?”谢安此时成了“诸人”的核心和依靠,一听到他说“将无归”,“众人”好像死里逃生似的长吁了一口气,立即“承响而回”。

文章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一个在生死关头犹能从容不迫的人,一个在风急浪涌的海面犹能镇定自若的人,在未来政治旋涡之中,在强敌压境的危急时刻,一定能成为国家稳定的磐石,成为朝野仰赖的重心。


4、雅量与矫情

原文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世说新语·雅量》

赏析

谢安四十多岁才出山为官,不过,他还栖迟衡门高卧东山时就有“公辅之望”,世家大族都焦急地期待他出仕,社会上早就流传着“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的美谈。果然,谢安不负众望,出仕后军政上都有不凡的建树。

朝廷急忙加谢安征讨大都督,国家存亡全系于一人。面对虎视眈眈的压境强敌,谢安夷然无半点恐惧之色,还召集亲朋观看自己与侄谢玄下棋。他的棋艺本来劣于侄子,但此时谢玄由于忧心国事却败在叔父手下。一局刚罢,谢安即以谢玄为前锋迎战苻坚。

这则小品是说前方鏖战方酣之际,总指挥谢安在京城下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谢安“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古人所说的“信”是指送信人,“书”才是指现在所说的“信”,“徐向局”就是慢慢转向棋局。这几句刻画谢安沉着的个性可谓力透纸背。在军情如火的当儿还有心思与人围棋,已显出他的从容不迫,淮上大军前锋送来了军情报告,看后竟然“默然无言”,照样接着与对手下棋,可见他的沉着冷静。旁边观棋的看客按捺不住问“淮上利害”,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小儿辈大破贼”,似乎这是一次不足挂齿的小战役,胜败都无关大局。你看他“意色举止,不异于常”,敌寇方张之时他毫无惧色,强敌溃败之后又全无喜容,时时都不失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难怪时人都那么仰慕其“高量”了。

谢安的沉着不仅仅来于他的气质个性,还来于他对敌我形势的清醒认识,战前不为强敌的嚣张气焰所吓倒,战时又进行周密安排和巧妙布阵,战后胜利已在预料之中,所以战前慎重却不惊恐,战后得意却不忘形。

一个政治家必须用理智克制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言行都在理性的规约之下,不使自己成为情感冲动的奴隶,否则,忧则大哭,喜则大笑,怎么能在关键时刻“镇安朝野”呢?


5、受宠若惊

原文

孝武在西堂会,伏滔预坐。还,下车呼其儿,语之曰:“百人高会,临坐未得他语,先问:‘伏滔何在?在此不?’此故未易得。为人作父如此,何如?”——《世说新语·宠礼》

赏析

伏滔被皇帝眷顾后的神情意态,只用寥寥五十多字的短文,便勾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还,下车呼其儿”,两个短句写了伏滔集会后做的三件事——急忙回家,急忙下车,急忙呼儿,表现了伏滔按捺不住的喜悦;“百人高会”是他向儿子渲染集会的盛况,以场面的盛大和隆重,凸显自己受宠的隆恩;“先问:‘伏滔何在?在此不?'”转述皇帝集会时的问话,为的是表明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何等重要;“此故未易得”五字,则表现他自己对皇帝恩宠是何等看重;“为人作父如此,何如?”更是在儿子面前炫耀自己受宠后的得意。从这段谈话中,不难想象他在儿子面前是如何绘声绘色,如何手舞足蹈,也不难想象听到皇帝问到自己时,他内心是如何激动狂喜;更不难想象他回家路上,想与家人分享受宠喜讯是如何急不可耐!

作者并没有直接写伏滔如何受宠若惊,也没有直接描写他受宠后的心境,而是通过他匆匆回家的细节,通过他对小儿的言谈,来表现人物的个性与心理,来让读者想象人物的口吻和神态。作者更没有站出来直接进行褒贬,只是描述人物的行为和语言,读者自然就会心生好恶。只用短短几行文字,人物就刻画得声情并茂,作者完全不动声色,文章却力透纸背。

《正淮》上下篇对天下大势的审视,对国家治理得失的剖析,表现了国士的胸襟和见识,而这则小品中受宠若惊的样子,又活脱脱地流露出一副妾妇心态——得宠便骄,失宠则怨。

综观伏滔个人的一生,他绝不是屈节求荣的小人;纵观中国古今的书生,像伏滔这样的读书人比比皆是。即使笑傲王侯的伟大诗人李白,有时也以与侯王交往为荣:“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文章献纳麒麟殿,歌舞淹留玳瑁筵。”(《流夜郎赠辛判官》)接到皇帝诏书后他比伏滔更加得意忘形:“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哪怕是另一位博大深沉的诗人杜甫,照样把皇帝的赏识当作莫大的荣耀:“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往时文采动人主,今日饥寒弃路旁。”(《莫相疑行》)三大礼赋被唐玄宗欣赏这件事,杜甫在诗中不知自吹了多少遍,他在老来写的《壮游》中还忘不了再自夸一番:“曳裾置醴地,奏赋入明光。天子废食召,群公会轩裳。”

虽说儒家高扬“足乎己而无待于外”,道家强调“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些主张当然都非常之好,但它们的调子又都唱得非常之高,完全“无待于外”的只有“神人”,希望得到别人肯定赞誉属人之常情,更别说希望得到皇帝赞誉了,也许那些反社会和反皇权的人例外,他们把社会的肯定和皇帝的褒奖视为耻辱。

李白得到皇帝的诏书就仰天大笑,后人一直把这当作笑谈或美谈,伏滔受宠于皇帝而欣喜若狂,为什么人们反而觉得俗不可耐呢?李白的得意忘形中有几分坦荡和率真,伏滔在儿子面前的骄矜之色未免失态。李白俗得如此坦然,所以人们感觉他不俗,伏滔当众藏藏掖掖,在儿子面前又自命不凡,所以他“一说便俗”。


第七章 清谈

清谈之于魏晋恰如诗歌之于唐朝,为一代精英兴趣之所在,也为一代名士才智之所钟。春秋战国而后,魏晋玄学是我国古代又一座思想高峰。虽然在思想的广度上不如春秋战国,但在思辨的纯粹和深度上却有过前人。就儒道两家而言,原儒对于形而上的问题一向采取低调回避的态度:“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对现实政治、伦理、礼教等问题的过分热情,使他们对“性”与“天道”——人与宇宙的终极依据,缺乏钩深致远的纯学术旨趣。道家创始人老、庄虽然提出了“有无”问题,但从《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看,道家之“有无”更多还是指宇宙生成论,比较成熟的存在本体论则形成于魏晋,正如王弼所说的那样,至魏晋玄学才“示物于极者也”(王弼《论语释疑》)。魏晋的有无之辨、言意之争、声无哀乐等,论及的都是极端抽象玄远的哲理,这一历史时期,既出现了王弼、嵇康这样的思想大家,也涌现了一大批清谈名流。名士们经虚涉旷的思力,瞬间悟道的直觉,一语破的的辩才,敏捷机智的应对,在清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1、名士风流

原文

诸名士共至洛水戏。还,乐令问王夷甫曰:“今日戏乐乎?”王曰:“裴仆射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张茂先论《史》《汉》,靡靡可听;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著。”——《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

这些名士们处处都要讲究派头与品位,谈话要风趣优雅,思维要敏捷活跃,精神要超脱玄远,哪怕是娱乐游玩也不能稍涉鄙俗。

洛水的这次游乐让大家都无比开心,清谈时裴辨名析理深入毫芒,滔滔不绝而又缜密透辟;张华论《史记》《汉书》的异同优劣,也是口若悬河娓娓动听;王衍与从兄王戎聊季札、张良,发言吐词同样玄远超妙。

玄学是魏晋名士们所探究的一种学术思想,清谈则是魏晋名士们热衷的精神生活方式。可惜,他们的风雅与虚浮相随相伴,发展了谈话的艺术和思辨的技巧,却丧失了国土,弄丢了政权。


2、旨不至

原文

客问乐令“旨不至”者,乐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麈尾柄确几曰:“至不?”客曰:“至。”乐因又举麈尾曰:“若至者,那得去?”于是客乃悟服。乐辞约而旨达,皆此类。——《世说新语·文学》

赏析

誉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把他称为人群中的一面镜子,看见他就像拨开云雾见青天一样。王衍这里其实涉及魏晋清谈的两种风格:简约与丰赡。简约者辞约而旨远,丰赡者雄辩而辞丽。

说者既以物释理,听者能观物而会理,前者不时暗藏机锋,听者时时须有慧心,这是智者之间智慧的碰撞,是他们之间心灵的沟通,也是我们读者的精神盛宴。


3、咏瞩自若

原文

羊绥第二子孚,少有俊才,与谢益寿相好,尝早往谢许,未食。俄而王齐、王睹来。既先不相识,王向席有不悦色,欲使羊去。羊了不眄,唯脚委几上,咏瞩自若。谢与王叙寒温数语毕,还与羊谈赏,王方悟其奇,乃合共语。须臾食下,二王都不得餐,唯属羊不暇。羊不大应对之,而盛进食,食毕便退。遂苦相留,羊义不住,直云:“向者不得从命,中国尚虚。”二王是孝伯两弟。——《世说新语·雅量》

赏析

也许是长期看教科书的结果,我们总以为魏晋士族多是些纨绔子弟,能拿出来炫耀的只有门第,能够镇得住人的只有爵位,他们本人都是一些不辨菽麦不知春秋的笨伯。其实,魏晋士族固然看重门第,但更倾倒个人的气质、风度和才情,对那些辞藻新奇的文才、析理精湛的辩才、老练冷静的干才、气宇恢宏的大才,和那些风流倜傥的美男子,不论出身贵贱和地位高低,士族子弟对他们都会由衷地景仰和欣羡,愿意屈尊甚至俯就与他们交往。

“羊了不眄,唯脚委几上,咏瞩自若”。“了不眄”符合鲁迅先生所谓最高的轻蔑——“连眼珠也不转过去看他一眼”。“了不”意思是“一点也不”,“眄”即斜着眼看的样子。见二王这般不友善,他索性放肆地把脚放在茶几上,还旁若无人地独个儿“咏瞩”起来。主人谢混对他的态度更有意思,并没有因为羊孚地位不高而有丝毫怠慢,反而对他礼敬有加,“谢与王叙寒温数语毕,还与羊谈赏”。对二王的到来,谢混只是礼节性地寒暄了“数语”,便马上转过来“与羊谈赏”。“谈赏”就是我们常说的“清谈”。听到羊孚谈吐后二“王方悟其奇,乃合共语”。可见,二王虽然傲慢自负,但不是唯官是敬的势利鬼,一旦发现羊孚是个奇才,便收起国舅和驸马的臭架子与羊“共语”。到进餐的时候,“二王都不得餐,唯属羊不暇”。二王由刚进门时对羊公然的蔑视,到现在对羊由衷的敬佩,表明这些贵族子弟爱智重才,非常傲气但并不俗气。
现在轮到羊孚拿架子了,“羊不大应对之,而盛进食,食毕便退”。开始是二王不愿与羊应付,现在是“羊不大应对之”。见羊孚放下碗就要走人,二王苦相挽留,羊孚临走回敬二王说:“刚才你们想赶我走,我不从命,是因为肚子空着,现在肚子饱了,想留我也没门。”“中国尚虚”指肚子空着。魏晋人以腹心比中国,以四肢比四夷。“中国尚虚”照应前文的“未食”。


4、佳物得在

原文

庾法畅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公曰:“此至佳,那得在?”法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

麈尾则是魏晋名士高雅飘逸的象征,清谈者身着宽袖长袍,手挥麈尾,口吐玄言,在人们心目中它一直与高远玄妙连在一起。一支妙不可言的麈尾自然是名士们梦寐以求的宝贝,而庾法畅一直握在手中,居然没有被王大之流要去,无怪乎庾太尉见此感到十分惊奇了:“此至佳,那得在?”“至佳”的意思是“好得不得了”。这么好的麈尾怎么在手中保得住呢?

庾法畅的回答真是妙极了:“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译成现在的白话意思是说:廉洁的人对它不贪求,贪求它的人我不给予,因而得以一直在我手中。“至佳”的麈尾谁个都爱,但“廉者不求”,所以不会得罪廉者;求者必贪,贪者得罪了也不足惜。


5、神州陆沉

【我的诗评】
哈哈哈。习成妇女态,甚可羞。用来形容今天那些拥有只靠一张皮囊拥有千万粉丝的明星们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原文

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负其责!”袁虎率尔对曰:“运自有废兴,岂必诸人之过?”桓公懔然作色,顾谓四坐曰:“诸君颇闻刘景升不?有大牛重千斤,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荆州,烹以飨士卒,于时莫不称快。”意以况袁。四座既骇,袁亦失色。——《世说新语·轻诋》

赏析

每个人都在痛定思痛,追究“山河残破,社稷焚灭”的原因。有些人认为祸根在于清谈,名士们练就了嘴上的功夫,却丢掉了济世的能力,玄言终日更致使纲纪毁坏,在士林扇起浮华怠惰之风。他们骂正始“何王之罪,深于舛纣”,又把“洛阳之陷”归咎于王衍谈玄,羊祜所谓“乱天下者,必此子也”,而在另一部分人心中,西晋覆灭与清谈毫无关系,“正始之音”简直美如天乐,王衍一直是他们的精神偶像。

那些立志收复中原的名将,如陶侃、桓温、庾翼等人,大多都瞧不起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名士,认为误国害人是名士们唯一的本事。

桓温眺望中原无限感慨地说:“最终使得神州陆沉,百年来首善之区洛阳变成荒丘废墟,王夷甫这些清谈误国的家伙罪责难逃!”他的参军袁虎不假思索地反驳说:“国运本来就有兴衰废立,怎么一定就是这些人的过错呢?”桓温听后脸色马上阴沉下来,严肃地对四座的人说:“各位大概都听说过刘景升的一些事情吧?他有一头大牛重达千斤,吃起草料来是常牛的十倍,载重远行却不如一头瘦弱的母牛。魏武帝曹操讨平荆州时,把它宰了犒劳将士,当时无人不拍手称快。”这话的意思是用大牛来比袁虎,在座的人都很惊骇,袁虎更吓得脸色大变。

原文中的“神州”即中国,此处指中原地区。“陆沉”字面上的意思是无水而沉,此处指中原地区沦陷。

由于他思维缜密敏捷,谈吐又从容机智,谈玄时手中白玉柄麈尾与手臂一样润洁,加之一心企求玄远高逸的境界,口中从不说一个“钱”字,王衍看去酷似一尘不染的神仙。王戎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太尉(王衍官衔)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他的从弟王敦南渡多年还常称赞王衍说:“处众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间。”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在王衍画像赞辞中说,他品格如青山耸峙,壁立千仞。

可史家对他盖棺论定时,对他个人品格和政治才能评价很低。他身居显要而一无所为,只一心为自己和家庭利益狡兔三窟,直到成为匈奴首领石勒的俘虏,他还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为了苟且偷生还力劝石勒称帝,石勒对他厌恶鄙视至极后才送他归西。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王衍死前才有点后悔:“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王衍虽是前朝风流人物,但我从来就鄙薄他追逐虚名的行为。假如觉得当代不是尧舜盛世,那就一开始应该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然而王衍却谋取权力热衷名望;既然名位显赫就应该有所担当,努力光大名教,全心致力于社会安定,而此时的王衍高谈老庄,谈玄终日,最终自己身囚胡虏,国家四分五裂。

可见,“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负其责!”绝非桓温一人的私言,而是许多人的共识。王衍其时身居宰辅之职,山河破碎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别将王衍误国与清谈误国混为一谈。作为朝廷宰辅,王衍的职责理当尽心理政,而他为了虚名终日谈玄,只能指责王衍个人没有尽职,不能泛指所有清谈误事。我和桓温、庾翼一样讨厌王衍,但我同时又高度肯定清谈。清谈作为民族精英的一种精神生活形式,丰富了士人的精神生活,拓展了民族的精神向度,提高了民族的抽象思维能力。以王弼、嵇康为代表的玄学家们经虚涉旷,使哲学思辨达到了空前未有的深度,所以后人将“魏晋玄学”作为魏晋文化创造的标志。

谢安多次拒绝朝廷征召,决意要悠然避世高卧东山,王羲之则力劝谢安出来为国效命,所以王羲之厌恶虚谈而崇尚实干,谢安则认为清谈与兴亡毫不相干。

西晋亡后人们归结为“清谈误国”,赵宋亡后人们又痛骂“理学误国”。清人嘲笑宋儒把人教成了“弱人”“病人”“废人”,颜习斋曾愤激地说:“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

只从某种文化生活或艺术嗜好来找某朝兴亡的原因,可能掩盖了各朝各代兴亡的深层动因。如果魏晋是“清谈误国”,宋代是“理学误国”,那么,是否可以说汉代是“辞赋误国”,唐代是“诗歌误国”,明清是“小说误国”呢?


第八章 隽语

魏晋名士的清谈,不仅追求义理的“新异”,也很重视词藻的“新奇”,而且还讲究语调的“顿挫”。在《世说新语序》中,晚明王季重称道该书的语言说:“本一俗语,经之即文;本一浅语,经之即蓄;本一嫩语,经之即辣。盖其牙室利灵,笔颠老秀,得晋人之意于言前,而因得晋人之言于舌外。”

1、小时了了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

“三岁知老”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孔融小时出语敏捷机智,老来文章照样嬉笑怒骂,语有锋棱。轻蔑愤激之情出之以调侃嘲戏之语。

文章先说“李元礼(膺)有盛名”,现在的官儿又是“司隶校尉”,一般人别想和他套近乎,与他交往的要么是有清雅声誉的“俊才”,要么是他的中表亲戚,不是亲戚、名人、才俊,你连他家的门也别想进。

世人常说“一入侯门深似海”,李膺家甚至连门都不得其入,看看孔融这个十岁的小子如何进得了这扇侯门。他径至李膺门前对守门小吏说:“我是李府君亲。”斩绝的口气和大模大样的神态,使得善于察言观色的黠吏不敢挡驾。闯过了守门吏这一关,前面还有更严峻的挑战。是不是“李府君亲”可以蒙过守门人,难道还能蒙得过李府君本人?果不其然,一见到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李膺就断然否定自己与他有任何亲戚关系:“君与仆有何亲?”由于孔融是孔子第二十四世孙子,他马上回答说:“我祖上仲尼曾向您祖上伯阳拜师求教,我们两家累世是通家之好呵。”春秋时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有关“礼”的知识,这样老子与孔子便有师生关系,汉魏一直称师友为“通家”。听到孔融这一回答,李膺和众宾客惊奇得无言以对。

文章最精彩的部分还是孔融与陈韪的反唇相讥。听大家都在夸奖孔融聪明,后到的陈韪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了了,成人后未必佳。”“了了”形容人的聪明伶俐。孔融立即迎上去说:“想您小时,必定了了。”孔融利用陈韪的荒谬逻辑,给了陈韪一个不大不小的难堪。陈由孔融的现在谬测孔融的将来,孔融则由陈的现在推断陈的过去。孔融“大未必佳”是想当然,而陈“大未必佳”是已成事实。与门吏、李膺的对话,让人看到了孔融小时的机智胆量;与陈韪的交锋,让我们领略了什么是“唇枪舌剑”。


2、八面玲珑

原文

晋武帝每饷山涛恒少。谢太傅以问子弟,车骑答曰:“当由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

山涛(字巨源)为曹魏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把他骂得狗血淋头。因与司马懿有亲戚之旧,在司马氏与曹氏争权的过程中,他或明或暗地站在司马氏一边。晋武帝司马炎篡魏称帝后,山涛历任吏部尚书等显职。他在魏晋之际享有盛誉,当时大名士王戎把他誉为“璞玉浑金”。史称他居官清廉俭朴,死后只有“旧第屋十间”。

晋武帝一方面给他封以高官,一方面又仅给他赐以薄禄,封官之高与赏赐之薄形成极大的反差。“天意从来高难问”,这引起晋朝官员们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猜测个中原因。一天,东晋一代重臣谢安(死后赠太傅)就此事“以问子弟”:何以“晋武帝每饷山涛恒少”?“饷”就是赠予或赏赐。对谢安这个问题有多种可能的答案。

或者是由于晋武帝为人悭吝,封高官不过下道诏书,“打个白条”,好让山涛去搜刮百姓以自肥,而自己则不必破费财物,赏厚礼却不得不自掏腰包。

或者是晋武帝老谋深算,在各大臣之间玩弄权力平衡,使居高官者得薄赏,处卑职者享重赐,让朝中所有大臣都欢天喜地地为他效忠卖命。

或者是山涛任职期间政绩不佳,尸位素餐,身居高位而不办大事,“饷山涛恒少”是晋武帝对他的一种委婉批评,是年轻皇帝对这位元老重臣虚与敷衍。

但是,以上三种答案都会给回答者带来麻烦,要么犯当朝皇帝祖宗之讳,要么刺伤前朝重臣,那么,怎样解释“晋武帝每饷山涛恒少”这一事实,既能歌颂皇恩又能抬高重臣呢?谢安众多子弟都无言以对。

谢安侄子谢玄当时在座。谢玄在淝水之战中功勋卓著,死后追赠车骑将军。他生前以“善微言”著称于世,此处所谓“善微言”是指清谈时言辞敏捷,辨名析理语言精深微妙,通俗地讲就是很会说话。果然名不虚传,只有谢玄回答得最为得体:“当由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概是山涛的欲望本就不多,使晋武帝并不觉得赏赐很少。

这一回答既恭维了山涛为人恬淡寡欲,为官廉洁不贪,又美化了晋武帝的宽宏仁厚,成人之美,一语颂扬了两人。你见过这么会说话的人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八面玲珑。


3、巧舌如簧

原文

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王者世数,系此多少。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侍中裴楷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帝说,群臣叹服。——《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

按当时说法,“王者世数,系此多少”,他司马氏能做多少世代皇帝就看这次抽签的数目,而他抽到的只是一个不吉利的“一”,这岂不是说晋朝司马氏的天下要一世而亡吗?一下子所有人都被惊呆,全场的气氛完全凝固,“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者”。如何才能让皇帝龙颜大悦?如何才能消除大家心头的狐疑?

问题的关键是怎样解释这个“一”字。把“一”说成只做一世皇帝既然没有任何根据,把“一”说成司马氏将在皇位上一直坐下去不也同样可行吗?我们来听听裴楷是怎么打破僵局的:“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这几句译成白话是说:我听说天得到“一”便清明,地得到“一”便安宁,侯王得到“一”便做天下的首领。“贞”通“正”,清代学者在此处将它释为首领。只轻轻几句话,就把凶兆说成了吉祥,把噩耗转成了佳音,这种本领岂止让晋朝“群臣叹服”,就是今天的读者也不得不五体投地。

裴楷这几句来于《老子》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他将老子原文中的“一”等同于晋武帝抽签所得的“一”,老子所谓“得一”是指得道,晋武帝所抽得的“一”只是个数量词,裴楷何曾不明白此“一”非彼“一”,他更明白只有混淆和挪移才能让皇帝回嗔作喜。


4、胖与瘦

原文

庾公造周伯仁,伯仁曰:“君何所欣说而忽肥?”庾曰:“君复何所忧惨而忽瘦?”伯仁曰:“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耳。”——《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

他们两人这次谈的不是深奥的玄学,不是高雅的艺术,不是美丽的山水,也不是严肃的政治,而是谈彼此的胖瘦。庾亮一天去拜访周,周一见庾亮就半是调侃半是关心地问:“君何所欣说而忽肥?”“欣说”即欣悦。这句话用今天的口语就是说:“老兄,您这段时间遇上了什么喜事,忽然变得这么富态?”善于戏谑的庾亮也马上反唇相讥:“老弟,您这段日子遇上了什么伤心事,突然变得这么瘦——风都快能吹起来了?”

周谈锋机智果然名不虚传,庾亮的话音刚落,他马上就回答说:“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耳。”周口绽莲花,话题立即峰回路转,身体胖瘦的闲谈在他的口中也不落半点尘俗,平庸无奇的聊天在他那里也变得玄妙新奇。“吾无所忧”回答庾亮问话的上半句——“何所忧惨”,“直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耳”回答庾亮问话的下半句——“忽瘦”。你不是问我因何消瘦吗?既不关病酒也无关忧愁,只是由于我身心日渐清净、空明和澄澈,身心的渣滓、污秽、挂虑日渐消除。他于俗中觅雅,于凡处见奇,肥瘦这个本属于生理学的问题,突然转换成了一个心灵超越的哲学问题。一方面解释了自己“何以忽瘦”的原因——是因为“清虚日来”,另一方面又暗示了对方“何以忽肥”的秘密——他心中的滓秽未去,所以才使自己身体肥胖不堪。回答自己“忽瘦”是明言,回击对方“忽肥”是影射,明提暗讽,一箭双雕。


5、松柏之质与蒲柳之姿

【我的诗评】
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原来这句话是妙手偶得。

原文

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

晋简文帝正好与顾悦同岁,史书称简文帝既有风度仪表,又善于修饰保养,而顾悦一方面在仕途上几经颠簸,另一方面又不自雕饰,所以人到中年,简文帝仍然发无二毛,顾悦则已鬓发斑白。一直在深宫养尊处优的皇帝大惑不解地问顾悦说:“卿何以先白?”用现在的白话来说就是:你既然与我同年而生,头发怎么会先我而白呢?要是让顾悦那位痴儿子恺之来回答,他一定要一五一十地禀报皇帝:自己的工作比陛下辛苦,自己的生活没有陛下清闲,自己的餐桌上没有陛下丰盛,因而自己的头发自然就比陛下早白,等等,肯定会有污圣听触怒龙颜。

狡黠的顾悦回答得真是乖巧到了家:“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以入秋便凋谢的蒲柳(水杨)比喻自己衰弱的体质,以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皇帝的龙体,新颖、生动而又贴切,这种奉承拍马可谓别出心裁。

随口而答的语言竟然如此典雅优美,对偶竟然如此整饬精工,音调竟然如此铿锵悦耳,可见顾悦思维之敏捷,口齿之伶俐,不仅使当场的简文帝听了“称善久之”,谁听了都由衷折服。


6、南人与北人

原文

褚季野语孙安国云:“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孙答曰:“南人学问,清通简要。”支道林闻之,曰:“圣贤固所忘言,自中人以还,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世说新语·文学》

赏析

关东大汉自不同于绍兴师爷,塞北姑娘也有别于江南妹子。文学风格上的差异也非常明显,中古时期北朝民歌质朴雄豪,南朝民歌轻盈婉转:“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朝民歌哪来如此恢宏大气?“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北朝民歌又何曾有这般温婉清丽?

褚所说的“北人学问,渊综广博”,以四个字高度概括北人学问的特点,其人其言都有“简贵之风”。孙氏随口应答的“南人学问,清通简要”,对南人学问特点的归纳也同样准确凝练。不过,褚、孙二人的评论虽说简练但稍嫌笼统,准确却失之抽象,只有支道林的评论才让人拍案叫绝:“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这位高僧用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把南北学人高深枯燥而又难以捉摸的学问特点,说得一清二楚而又趣味横生。“显处视月”形容北人学问博而不精,其优点是眼界开阔,其不足是所见模糊;“牖中窥日”是指南人学问精而不博,见深识远是其所长,视野太窄是其所短——北人学问广博,南人学问精深。


7、善人与恶人

原文

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多?”诸人莫有言者。刘尹答曰:“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一时绝叹,以为名通。——《世说新语·文学》

赏析

殷浩遇上了刘惔可以说是“棋逢对手”,他们时常在一起相互戏谑调侃,在舌战中逞雄辩斗机锋。

“性善”或“性恶”隐含着另一个同样复杂的问题:万物的存在形态是自然而然的,还是受其他意志支配的?素有辩才之称的殷浩又向朋友挑起了这个难题:宇宙的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自然而然,无心接受其他外力的影响,为什么正直的善人少,奸邪的恶人多?大家一时都被问傻了眼,没有一个能对得上来。刘惔应声回答说:“譬如泻水着地,只是纵横四处流淌,绝对没有正方形或正圆形的。”人之生于世也像水之泄于地,难得形成正而且直的人。在座的人听他这么一说无不称叹,都认为这是至理名言。

不过,这句“名言”未必道出了“至理”,语言的俏皮未必能保证内容的正确。水是一种自然存在物,人则首先是一种“社会动物”,因而,水泻于地不同于人生于世,水泻于地没有正方形或正圆形,是自然属性决定的,世上的善人少恶人多,根源在于人生活的时代风气与社会环境。不仅社会环境和教育造就了善人或恶人,而且善恶本身也只有放在特定的社会中才能做出评价,在这个社会环境中的善,可能是另一个社会中的恶,这个人眼中的善人,可能是另一个人眼中的恶人。抽象地谈论性善性恶,既不会被证实也不会被证伪,既没有社会意义也没有理论价值。这些容易被现代人接受的东西,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也许很难理解。

后来诗人鲍照《拟行路难》中说:“泻水至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比喻可能受到刘惔的影响,但比刘惔的比喻更加贴切。


第九章 妙赏

对景物细腻微妙的审美感受,对人物准确精微的品藻鉴赏,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妙赏”。

离开了名士们的“妙赏”,“魏晋风度”就残缺不全;而离开了名士们情感的丰富和直觉的敏锐,“妙赏”就完全不可能产生。


1、乱世英雄

原文

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
——《世说新语·识鉴》

赏析

“清议”是当时士人干政的主要手段,原先的人物品藻也因此具有新的社会意义,虽然难免士人之间的相互标榜,但对腐败的政治具有激浊扬清的作用:政府对官员的升降不得不顾忌“清议”的压力,多少要听听社会清流的权威意见。人物品藻左右着一个人的政治前途,有名者步青云,无闻者委沟壑。一些未得到社会承认的士子盼望获得品藻名流的正面评价。曹操在得势之前就曾请许劭、乔玄品题。本文就是乔玄品评曹操的记载。

首先他认为曹操有能力承担拨乱反正这一巨大的历史使命:“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董卓之乱使国家四分五裂,连年战火使生灵涂炭,国家必须统一,百姓渴望和平,民族要求强盛,而这一历史的要求此时只有通过曹操才能实现,曹操是未来整顿乾坤的人物,乔玄这几句话赋予曹操以使命感和历史感。

接下来,乔玄的话又来了一个大转弯:“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然”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转折连词,其意义相当于今天的“然而”“可是”等。称曹操是“治世之奸贼”,是说曹操有才而无德。乱世四海无主,群雄混战,曹操的才能足以力挫群雄统一全国;治世则天下共尊一国之君,曹操的德性又不甘久居人下,最后将成为搅得四海沸腾君无宁日的乱臣贼子。

按儒家的价值观念来衡量,乔玄对曹操似褒而实贬。儒家把“德”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说曹操无德等于完全否定了他。但是,汉魏之际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传统的重德轻才变为重才轻德,荀粲甚至公然说“女子当以色为主,德不足称”。曹操本人在几次求贤令中,也公开求聘“不仁不孝”的才智之士。因为动乱的时局呼唤力挽狂澜的英雄,历史所急需且举世所仰望的,不是仁孝谦恭却百无一能的君子,而是横刀立马平定天下的豪杰。汉末才俊之士蜂起,大家都想问鼎天下,人人都以英雄自居

曹操听到乔玄的品题后大喜,显然他不在乎僵硬空洞的道德批评,而看重能扭转乾坤的超人才智,他坚信自己能挽狂澜于既倒。


2、家有名士

原文

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清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隽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
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于是显名。年二十八,始宦。
——《世说新语·赏誉》

赏析

由于为人冲淡简素,他年轻时志在隐遁,在人前常沉默寡言,母亲逝世后便结庐墓旁,不愿与世人应酬交往,连他的“兄弟宗族皆以为痴”。

有显赫的官二代背景,加上出众的才情,王济自然是“气盖一世”,根本没有把那位“痴叔”王湛放在眼里。他每次来祭扫祖母坟墓时,从不去拜望在墓旁守孝的叔叔,王湛也不等候这位不可一世的侄儿,即便偶尔过去问候一下,也不过随便寒暄敷衍几句。

后来有一次王济试探问了叔叔一些时事,没有想到王湛回答得极有文采,大出王济的意料之外,济一时惊愕不已。于是和他讨论一些抽象深奥的话题,清谈渐渐进入精微玄妙的境地。原先王济也以为王湛很痴,在这位“痴叔”面前没有半点子侄的恭敬,听了王湛这番清言妙论,才对叔叔陡生敬畏之心,不知不觉从内心到仪表都肃然恭敬。于是便留在庐中清谈,叔侄竟日累夜一连谈了几天。王济虽然才识风度高迈不群,面对叔叔却感到自愧不如,由衷地喟然长叹道:“家中藏有一代名流,竟然三十年来没有被发现!”

王济离去,叔叔送至门口,王济的随从有一匹极难驾驭的烈马,很少人敢去骑它。王济随意问王湛说:“叔叔喜欢骑马不?”王湛也随口应说“还喜欢吧”。王济使人牵来烈马让叔叔试骑,只见叔叔纵身上马,“姿形既妙,回策如萦”。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形容王湛骑姿的漂亮潇洒,策马挥鞭的娴熟自如,马鞭在他手中像回环萦绕的带子一样美丽,就是当世骑手名家也很难超过他。王济本人也是骑驭的行家里手,可比起叔叔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叔叔清谈的才识既让他惊讶,现在叔叔的骑术又让他折服,王湛过人之才绝非一技,王济越来越感到叔叔深不可测。

回到家中王济欣喜地对父亲说:“我刚刚寻得了一位叔叔!”王浑问叔叔比自己如何?王济委婉地对父亲说:“是我王济以上的人物。”父问“何如我”,子答“济以上人”,岂敢当面说叔叔远胜父亲,只能说叔叔远胜自己。言下之意,父不如己,己不如叔。

晋武帝每次见到王济,总要拿他叔叔来调侃一番:“你家那个傻叔死了没?”王济次次都被问得羞愧难言,既“得一叔”之后,皇帝又拿他叔叔说事,这次王济很有底气地禀报武帝说:“臣叔不痴。”并向皇帝赞叹叔叔的过人才德,晋武帝因而问他说:“他能和谁相比?”王济自豪地回答说:“山涛以下,魏舒以上。”山涛、魏舒何许人也?山涛是晋朝开国元勋,位至太子少傅、司徒,山涛死后魏舒领司徒,二人在西晋德高望重,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王济在皇帝面前称叔叔才智在“魏舒以上”,可见侄子现在对叔父如何高山仰止!作者为了烘托主角,用笔层层铺垫。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开朗外向的人容易脱颖而出,他们的优点容易被人看到,深藏不露的内向性格常常吃亏,人们有时甚至把内向说成精神障碍。其实,性格的外向和内向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外向者敏于应对,内向者长于深思;外向者容易流于轻浮,内向者容易失之拘谨。


3、最养眼的风景

原文

羊公还洛,郭弈为野王令。羊至界,遣人要之。郭便自往。既见,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郭太业!”复往羊许,小悉还,又叹曰:“羊叔子去人远矣!”羊既去,郭送之弥日,一举数百里,遂以出境免官。复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颜子!”——《世说新语·赏誉》

赏析

有些人听起来名声震耳,一交谈就叫人兴味索然;有些人暂时虽默默无闻,一见面就让人彼此倾心。前一种人浪得虚名,一经接触就知道他“不过如此”,后一种人深藏不露,了解越多就越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则小品写郭奕与羊祜三次会面,通过郭奕之口来表现羊祜的才能与人品。作者的手法特别高明,要塑造的主角一直没有“出场”,全由第三者的赞叹来表现他的形象。古人把这种写法叫作“背面傅粉”。

有一次羊祜回到洛阳,正好要途经野王县。等羊一到野王县界,郭奕便派人把他留下,郭本人随后前往迎接。“要”此处是拦截、遮留的意思。两人一见面,郭奕就忍不住脱口赞叹道:“这羊叔子哪里不如我郭太业!”史称羊祜博学多才,又长于论辩,身长七尺三寸,风姿俊朗。郭可能是被羊的风采和谈吐迷住了,刚见面就对羊交口称赞。接着郭又前往羊的住处拜访,对羊祜的才情、气度、志向和眼界有了更深的了解,没过多久回来又赞叹道:“羊叔子可不是一般的常人,比我郭太业强多了!”等羊祜要离开野王县时,郭奕对他已经依依不舍了,送了他一整天还舍不得回来,一下子送到几百里开外,还因为擅自离开自己的辖境而被免官。羊祜一生不愿“委质事人”,立身刚正廉洁,自奉清俭朴素,禄俸所资不是赡给亲族,就是赏给了军士,他死后家无余财。羊祜安贫乐道和笃重朴实的儒者风范,可能给郭太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一回到家就赞叹道:“羊叔子哪里不如颜渊!”汉以后祭孔时一直以颜渊配享孔子,颜后世尊为“复圣”,郭奕把羊祜称为当世的颜渊,他对羊的推崇真可谓无以复加了。

郭奕三次见羊祜的三次赞叹,对羊祜的评价一次比一次高,羊祜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固然越来越高大,郭奕本人给人的印象也越来越好。他们相识的时候,羊祜还没有任何政绩,自然也没有什么政声,郭仅仅三次见面就能识其胸中丘壑,一方面说明羊祜的确胸罗万象,另一方面也表明郭奕有知人之明。郭奕的确是一位智者,只有英雄才能识英雄。

认识别人要智慧,赞美别人要雅量。心胸狭窄的人发现别人超过自己,很快会心生妒忌,甚至可能去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郭奕第一次见到羊祜时,只说“这羊叔子哪里不如我郭太业”,还觉得他们二人可能旗鼓相当,第二次见面后他就承认“羊叔子比我郭太业强多了”。像郭奕这样的名士,公开承认己不如人,这需要一种坦荡的襟怀,需要一种面对真相的勇气,也需要一种对自己的自信。郭奕是一位智者,同时也是一位君子。


4、处长亦胜人

原文

王仲祖称殷渊源:“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世说新语·赏誉》

赏析

舞文弄墨的文人讥讽将军是赳赳武夫,驰骋疆场的将军嘲笑文人为胆怯懦夫。有财的瞧不起有才的,有才的又瞧不起有力的——大家喜欢以己之长轻人之短。

许多人稍有一技之长,或者还仅是一知半解,马上就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一个小城市的足球前锋,刚刚小有名气便忘乎所以,看看他那不可一世的神态,好像他不是在踢足球而是在踢地球,在队友面前惯于颐指气使,最后因没有团队精神而被开除出队。


5、何可一日无此君

原文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任诞》

赏析

竹子在先秦人眼中就十分高洁,《庄子·秋水》篇说神鸟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三国竹林七贤以后,竹子又积淀了某种萧疏超旷的文化内涵。古代文人对树木花草各有所爱,如孔子称道松柏坚贞耐寒,屈原赞颂橘树“独立不迁”,陶渊明喜欢“采菊东篱”,后来有人向往牡丹的富贵,也有人倾心梅花的高洁,这则小品文中的主人公王子猷独爱竹。我国最早最有名的竹痴,无疑非东晋这位大名士莫属,其次才数得上宋代名画家文同,及清代那位名画家郑板桥。前人对树木花草的赞美,往往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比德”,就是在这些植物身上发现了类似人类的某些可贵品德。

如孔子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屈原所谓“后皇嘉树”“秉德无私”。人们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也是着眼于它们共有的贞坚品格。

王子猷痴情于竹子,自然也有对竹子气节品格的倾慕,但更有对竹子的一种审美陶醉。讴歌竹子品性节操,对竹子更多的还是“敬”,对竹子本身的审美陶醉,才会对竹子产生由衷的“爱”。只是“敬”可能“敬而远之”,有了“爱”才须臾分离不得。

这不,王子猷暂时借住在别人的空宅院里,马上便命人种上竹子。文中“寄”表明院子非他所有,“暂”表明他不会住很长时间,“便”写出了王子猷种竹的急切心情。这两句话无一字虚设,用现在文学术语来说,就是用词简洁而又传神。王子猷的做法让人大惑不解:“不过在这里短期暂住,何必多此一举呢?”的确,且不说种竹子麻烦费钱,种上竹子又观赏不了几天,这么几天少了竹子,难道还活不下去?再说花那么多精力物力种上竹子,最后还不是留给了房子的主人?

王子猷可并不这么想,你看他在刚种的竹子边“啸咏良久”。这里顺便要解释一下“啸咏”,它又称“长啸”“吟啸”或“啸歌”。啸的方法是气激于舌端,发口而音清,动唇便成曲。啸在六朝人看来是一种放旷、自得、沉醉的神态,六朝名士通常都善啸,他们认为在“华林修竹之下”最宜啸咏。王子猷在竹子旁边啸咏很长时间,说明他完全被新栽的修竹所陶醉。他指着竹子对旁人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哪能一天都见不着这位老兄呢?他指着竹子不说“此竹”而说“此君”,这句话显露了王子猷的幽默,更包含着王子猷的痴情,竹子不只是他的审美对象,更像是他的友人甚至情人,所以与竹子难舍难分。

在竹下“啸咏良久”的神态,表明他和竹已经物我两忘,融为一体,达到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境界。谁又能分清是子猷如竹,还是竹像子猷?他竹下啸咏是审美鉴赏,又何尝不是诗意人生?

真正理解子猷与竹关系的还是苏轼,他在《於潜僧绿筠轩》一诗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以“高”“痴”来形容子猷爱竹,谁说王子猷没有知音呢?


6、发现自我与发现自然

原文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

《世说新语》中有大量的小品记载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欣赏,人作为审美对象而被赞美,被羡慕,被钦仰,如:“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萧萧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云:‘嵇叔夜为人也,岩岩如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只要有英俊的外表,有潇洒的风度,有超群的智慧,就不愁没有成堆的粉丝。外在的容貌和内在的气质,是人们追逐和鉴赏的热点,外在的自然也不仅仅具有实用性,它同时还是人们怡神悦性的对象和安息精神的场所,士人对自然美具有一种细腻精微的感受力。一条小溪,一泓清泉,一竿翠竹,一棵苍松,都会使他们流连忘返,乐而忘归。

文中的王子敬名献之,晋代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之子。

“山川自相映发”的意思是说,山川景物交相辉映。这位书法家和艺术家能为自然美景怦然心动,山川美景能使他陶然心醉,正表明他精神世界的丰富细腻,对无情之物也能一往情深,难怪他的书法是那般潇洒飘逸、形神超越了。


第十章 深情

1、年在桑榆

原文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

王、谢两家是东晋最显赫的士族,是东晋前中期政治经济的主宰者和垄断者。谢安的胸襟气量一向为人称道,时人认为他“足以镇安朝野”。在淝水之战前后,他那副镇定自若的神情,使人觉得天塌下来有他来顶,人世间任何变故都难以扰乱他内心的宁静。

可是,这则小品中的谢安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似的,原来他是那样多情,也是那样容易动情。与朋友聚散别离是人生常态,这种事情也使他一连几天闷闷不乐,以至要跑到朋友那儿寻求安慰。文中的谢安酷似多愁善感的书生,完全没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有一天,谢安对书圣王羲之说:“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青年时期可以少不更事,老来以后可以万事由天,而中年是社会的中坚,肩负着家国成败兴衰的重任,所以这个年龄的人精神特别紧张,心情也特别容易烦躁,更要命的是中年人在外面还要装出一副轻松坦然的模样,人们更多地看到他们的成熟老练,很少去触摸和体会他们的脆弱柔情。“男儿有泪不轻弹”,大家平时只看得到男儿的笑脸,“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中年男人特有的孤独,“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是中年男人特有的渴求。谢安“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的心情可能还不便于对太太倾诉,幸喜他有王羲之这么个好朋友。

在谢安的朋友圈子里,王羲之算得上难得的诤友,他多次提醒谢安“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但这次对谢安倾吐的苦恼深有同感:“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斜照在桑榆树梢,常用来比喻人的晚年。这里要稍加说明的是,王羲之“桑榆之年”在今天只能算中年,他本人还不到六十岁就病逝,与谢安对话的时候大概五十左右的光景。年近桑榆自然容易感伤,王羲之只好靠音乐来排遣苦闷,宣泄忧愁,而且还老是怕儿辈们少不懂事,破坏了自己陶醉于音乐的“欣乐之趣”。儿辈们大多“少年不识愁滋味”,哪能理解父辈们“伤于哀乐”的苦衷?


2、木犹如此

原文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世说新语·言语》

赏析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孔老夫子看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悟道和得道,要是早晨能够悟道得道,晚上死了也毫无遗憾。可到了魏晋,儒家的“道”成了人们怀疑甚至嘲讽的对象,嵇康公开宣称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坦言“老子、庄周吾之师也”,并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儒家的仕、义、道、德通通都不值一文大钱,它们甚至是个人生命的桎梏。思想的权威一旦动摇,精神的锁链一旦解开,人们的思维便日趋活跃,情感也日益细腻丰富,我们不再是作为一种伦理的存在,人成了不可重复的特殊个体。既然孔孟之“道”不值得追求,个人的生活就格外值得珍视,我们的生命更值得留恋,所以人们对自己的生老病死特别牵挂,“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王羲之这句名言喊出了魏晋名士的心声。

文中的“桓公”就是东晋权臣桓温,他总权戎之权,居形胜之地,很长一段时间专擅朝政,是东晋中期政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随便举手投足都能叫江左地动山摇。他曾经放出“豪言壮语”说,此生纵不能“流芳百世”,也一定要让它“遗臭万年”。一生志在收复中原,为此前后三次统兵北伐。

桓温原本一赳赳武夫,《晋书》本传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东晋士族一向轻视武人,桓温求王坦之的女儿为媳,还被其父王述骂作“老兵”。真没想到,连这样雄豪的“老兵”对自己生命也如此依恋。当他北征前燕途经金城,看到自己三十年前手种的柳树已大到十围时,不禁感慨万端地叹息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边说边拉柳树枝条,眼泪不由夺眶而出。柳树已由当年细枝柔条变成现在的老枝拳曲,“十围”参天,种柳人更由青春年少变成白发皤然,世上一切生灵都逃不脱老朽的宿命。桓温从昔日手种柳树的变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未来。“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八字之中,既有大业未成而英雄迟暮的感伤,更有岁月不居而人生易老的喟叹,它不仅展露了桓温精神世界的丰富,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执着与留恋。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成了后世的成语名言,庾信《枯树赋》就以此为典:“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桓温这句名言之所以能够打动一代一的代读者,是由于它在对岁月匆匆的无奈与感伤中,表现了对自己一生的珍惜与回味。

只是“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稍嫌沉重,陆游老来的喟叹更加迷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年轻时喜欢展望未来,老来后乐于回想往昔,抚摸满脸的皱纹,翻翻过去的照片,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青春的生命恰似朝霞满天,我们一定要拼尽全力让它光彩夺目,这样,老去的日子就会像陈年老窖,让你的一生回味无穷。

【我的书评】
《生如夏花》
也不知在黑暗中究竟沉睡了多久
也不知要有多难才能睁开双眼
我从远方赶来恰巧你们也在
痴迷流连人间我为她而狂野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
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
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
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
我在这里啊
就在这里啊
惊鸿一般短暂
像夏花一样绚烂
这是一个多美丽又遗憾的世界
我们就这样抱着笑着还流着泪
我从远方赶来赴你一面之约
痴迷流连人间我为她而狂野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
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
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
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
我在这里啊
惊鸿一般短暂
如夏花一样绚烂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
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
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
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
不虚此行呀
不虚此行呀
惊鸿一般短暂
开放在你眼前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
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
我要你来爱我不顾一切
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
一路春光啊
一路荆棘呀
如夏花一样绚烂
这是一个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


3、一往有深情

原文

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世说新语·任诞》

赏析

他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清谈时又出言机敏常屈座人,特别是对音乐有极高的天赋,史书称他“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他是东晋的笛子演奏家,是音乐史上有名的“笛圣”。

这篇小品说桓子野每次听到清歌,就要喊“奈何”“奈何”!谢安知道后感叹道:“子野可算得一往情深!”。

由于桓子野本人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每次听到清歌时便唤“奈何”,是因为歌声深深地打动了他。“清歌”并不限于哪一类的歌,无论是欢歌还是悲歌抑或挽歌,只要它们清亮悠扬都能拨动他的心扉,使他不由自主地喊“奈何”“奈何”!当然,魏晋名士一般都喜欢唱悲歌和听悲歌,嵇康在《琴赋》中说:“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正如钱锺书先生所说的那样,当时“奏乐以生悲为善音,听乐以能悲为知音”,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生死之痛,正如王羲之所说的那样,“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魏晋士人个体的觉醒,使他们对生死特别敏感,名士们往往通过对死的哀伤,来表现对生的执着与依恋。

“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逐渐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一往有深情”凝缩为“一往情深”,而“一往情深”至今仍是使用频率极高的成语


4、子敬首过

原文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世说新语·德行》

赏析

王子敬即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二王”。

一个男人休掉自己心爱的妻子,他对前妻必定会终身愧悔和隐痛。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可能就是陆游,他的前妻唐婉没有讨得婆婆的欢心,陆游只得忍痛与爱妻分手,那首《钗头凤》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诗人直到八十多岁入土之前还在写诗表达对唐婉的愧疚和思念,一遍又一遍地说“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道士问王献之七岁以来有哪些过失,他回答说只想起和郗家女离婚这件事,此外自己没有发觉有其他过失。可见,“与郗家离婚”是他一生最大的亏心事,临死他还觉得自己有愧前妻。

离婚让王献之十分痛苦,对郗氏更加不幸。郗道茂嫁给王家不到一年,她父亲郗昙便病逝,没过多久女儿夭折,接下来又被丈夫休弃,转眼之间,她从万人羡慕的贵妇变为孤苦伶仃的弃妇。被休后的郗道茂无人可靠,无家可归。


第十一章 血性

【我的书评】
哈哈哈,面如敷粉、不胜罗绮,感觉用来形容今天的流量明星和网红们正好合适。

魏晋名士的文采风流固然令人无限神往,武夫或士人的雄迈豪情同样让人肃然起敬,如刘琨之枕戈待旦,祖逖之击楫中流,王敦之扬槌击鼓,王述之“何为复让”,庾翼之“辞情慷慨”,生动地表现了一代男儿的雄强豪迈。《世说新语》中描写了面如敷粉的何晏,不胜罗绮的卫玠,同时也记述了“鬓如反猬皮,眉如紫石棱”的桓温,还有“凶强侠气”的周处,书中大量的篇幅给了清谈名流,这些刻画武人的小品弥足珍贵,寥寥几笔就为我们勾勒出一群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血性男儿


1、王敦击鼓

【我的书评】
愿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原文

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旁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世说新语·豪爽》

赏析

王大将军即王导从兄王敦,他从小的长相就非常凶狠,时人见他后便评论道:“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古人常以“蜂目豺声”形容凶恶残忍的神态性情。成人后的王敦绝非莽撞武夫,史书称他“口不言财利”,性尚简略而识有鉴裁,经略指麾能决胜千里之外,很早就为族兄王戎所惊异和赏识。

这则小品通过击鼓的细节,为我们勾勒了王敦强悍豪迈的雄风。文章前面三句交代王敦的音容笑貌:“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操一口土里土气的南蛮乡音,模样更像个呆头呆脑的乡巴佬。这副模样夹在一群风雅的名士中间,使他看起来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王敦并非楚人,为什么说他“语音亦楚”呢?

接下来的场面更让他难堪:晋武帝司马炎召集当世贤达一起谈论歌舞艺术,每个名士都侃侃而谈,大家对艺术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会,举止都很优雅,谈吐更是从容,唯独王敦“都无所关”——他对人们谈论的艺术都没有涉猎过,不只看上去像个粗人,他的艺术修养也很粗鄙。作者用“意色殊恶”写尽了他的尴尬,“殊恶”是说他的脸色特别难看。像王敦这么要强的人,怎能忍受这种被人嘲笑和蔑视的氛围?一股倔强之气鼓动着他自告奋勇地说:“知打鼓吹。”武帝马上令人拿鼓给他,在这种场合要为名士们击鼓,大家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意在逞强,可能出丑。

没想到等鼓一送来,憋了一肚子闷气的王敦马上“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你看他那“振袖而起”的激情,那振臂“扬槌”的强劲,那“神气豪上”的气概,那“旁若无人”的自得,再听他那“奋击”而出的雷鸣鼓声,那“音节谐捷”的隆隆音响,让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雅士惊呆了,他们由衷地“举坐叹其雄爽”。转眼之间,王敦由一个被人鄙视的粗人,变成了一个被人仰视的豪杰,由一个被冷落一边的莽汉,变成了人们所注目的焦点。整个皇宫都响彻了他“奋击”的鼓点,整个会场他成了主宰的中心。

文章抑扬顿挫的行文手法,跌宕起伏的篇章结构,简洁峭峻的刻画艺术,只用寥寥八九十字,就把这位雄豪的壮士描写得栩栩如生,把那些文弱书生反衬得像小白脸。我们不得不赞叹王敦男子汉的豪气,更不得不佩服作者技巧的高明。


2、壮怀激烈

原文

王仲处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世说新语·豪爽》

赏析

王敦每至酒酣耳热,血气奔涌,总要诵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一诗中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公其人雄豪霸气,自然使王敦心存仰慕,其诗同样沉雄骏爽,更能激起他的万丈雄心。曹操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并吞天下之志,王敦也有“手控强兵,问鼎天下之心”,他们的目标都“志在千里”,他们的为人都“壮心不已”,历代诗人中大概只有曹操与他最能“心心相印”。文后这一细节尤其传神:“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可见,王敦是边高歌曹操“老骥伏枥”诗句,边用如意打玉唾壶为节拍,歌咏之声与敲击节拍一起有一种金声玉振的共鸣,直到唾壶口全都被敲成一个个缺口。即使当年没有录像和录音,千载之后我们仍能想见王敦那虎虎生气,能够感受他那勃勃的雄心。


3、正气与霸气

原文

王大将军始欲下都,处分树置,先遣参军告朝廷,讽旨时贤。祖车骑尚未镇寿春,瞋目厉声语使人曰:“卿语阿黑,何敢不逊!催摄面去,须臾不尔,我将三千兵槊脚令上。”王闻之而止。——《世说新语·豪爽》

赏析

“处分树置”四字表明臣强君弱的处境,他一人似乎可以摆平朝政,不只是“目中无人”,简直就是“目中无君”。先派遣军府中的佐僚参军告之朝廷,顺便也向都城贤达委婉传达自己的旨意。虽然暂时还没有废君自立,但要一人进退百官主宰朝廷。

祖逖当时尚未镇守寿春,人正好还待在京城。见王敦如此猖狂放肆,他马上瞪眼严厉警告王敦使者说:“你赶快去告诉阿黑,怎敢来这里撒野无礼!叫他马上收起脸乖乖回去,别来朝廷张牙舞爪。要是稍有耽搁,我要率三千兵甲用长矛戳他的脚,让他滚回武昌。”他直呼王敦“阿黑”小名以示轻蔑。“摄面”就是收起或裹起脸面,“给我放老实点”的意思。

祖逖何许人也?史称他从小就“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年轻时邀好友刘琨“闻鸡起舞”练剑,国家大乱后“常怀振复之志”。他率领军队过江北伐中原,中流击楫对大江发誓说:“祖逖此去定要驱除敌寇,重整山河!”见将军“辞色壮烈”,士卒无不慷慨激昂。

《世说新语·赏誉》篇载:“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他的挚友刘琨称赞他开朗豪放,很小便为王敦所赞叹不已。可见,枭雄王敦对祖逖的霸气、胆识和才华敬畏三分。《晋书·祖逖传》说“王敦久怀逆乱,畏逖不敢发”,等他死后“始得肆意焉”。


4、何必谦让

原文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此不?”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世说新语·方正》

赏析

我国向来称为“礼仪之邦”。在建构、塑造、规范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中,“礼”作为一种文化模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使人自身的自然不断人化,使人的行为举止合乎社会要求。假如没有一定的礼节,全社会就会像火车没有铁轨,人的一言一行完全出于生理的冲动,社会势必由于混乱冲突而解体。总之,是“礼”使社会机器能正常运转,使人越来越成为“人”。

但是,又正是“礼”使人日益成为“非人”,使自我日益成为“非我”。人类制定出许多礼节来,其本意是要它们为人类服务,使人类不断远离兽性而完善人性,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化,“礼”有时成了人自身的桎梏,人成了繁文缛节礼教的牺牲品。人必须扭曲自己以合乎礼节,高兴了不敢开怀大笑,悲痛时不能号啕大哭,于是,人日益僵化、贫乏、枯萎、虚伪……

魏晋人的觉醒本质上就是对礼教的反叛,从虚伪的名教世俗中返回到生命的本真。王述就是一位嫉恶虚伪任性而行的可爱人物。

王述每次接受朝廷的委任都不虚情假意地推让,假如推辞就真不想或真不能任职。这次升任尚书令,任命一下来他便就职,绝不像其他世故同僚那样,假惺惺地再三“固辞”,内心明明想高升想得发疯,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恬退淡泊的模样。

王述对儿子这般圆滑大为恼火,“既云堪,何为复让?”——既然觉得我能够胜任,又何必还要去谦让呢?他甚至毫不隐讳地表达了自己对儿子世故的鄙夷:“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5、生气懔然

原文

庾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但恐狐狸猯貉啖尽。”——《世说新语·品藻》

赏析

有的人在一个寝室同窗四载,一分手后就记不起他的模样;有的人哪怕只有一面之缘,一辈子也忘不了他的音容笑貌。个中缘由是前者既无生气又无个性,后者则个性鲜明又生龙活虎。

庾龢这则小品还给我们提出教育宗旨这一大问题,我们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应该培养乖乖听话的绵羊,还是应该造就刚烈勇猛的虎豹?如果教育是为了扼杀学生的个性,磨光学生的锋芒,打掉学生的棱角,让他们没有质疑的精神,没有挑战的勇气,没有昂扬的激情,满眼全是低眉顺眼的奴才,到哪里去找廉颇和蔺相如这种卓尔不群的豪杰?


6、自励自新

原文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世说新语·自新》

赏析

成人后他在乡里横行霸道,乡亲们无不对他又怕又恨。那时义兴水里常有蛟龙害人,山中常有邪足猛虎出没,再加上常常行凶斗狠的周处,义兴人把这三样一起称为“三横”,“三横”中又要数周处为害最大。有一乡民忽然心生一计,鼓捣周处杀虎斩蛟,本意是想以毒攻毒,希望能使“三横”中只剩一横。周处没有看出这是对付自己的“阴招”,一向要强逞能的周处还真的上山杀了猛虎,又跳入水中去斩击蛟龙。人与蛟相搏十分激烈,时而沉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这样一直在水里相持几十里远,周处始终与蛟龙厮杀扭打在一起,经过三日三夜后,周处没有从水中钻出,蛟龙也没有在水面浮起,乡里人以为周处和蛟龙一起完蛋了,于是大家奔走相告相互庆贺。哪知周处力大命大,他杀死蛟龙后又冲上岸来。回家见到乡邻因自己死去而欢天喜地,才知道自己在乡人眼里是一大祸害,明白他们对自己痛恨到了什么程度,于是便有了悔改之意。这样,他跑到吴郡去找陆机、陆云兄弟,不巧陆机外出,只见到陆云,便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告诉了他,还向他倾诉了自己的困惑:“很希望能改邪归正,又觉得自己老大不小,人生最好的光阴已经虚度,恐怕最终还是一无所成。”见他真心弃恶从善,陆云便鼓励他说:“古人从来重视‘朝闻夕死’,何况你还正富年华,将来前程未可限量,而且人最怕的是不能立志,不用担心美名不能传扬。”


7、兄弟道别

原文

周叔治作晋陵太守,周侯、仲智往别。叔治以将别,涕泗不止。仲智恚之曰:“斯人乃妇女,与人别,唯啼泣!”便舍去。周侯独留,与饮酒言话,临别流涕,抚其背曰:“奴好自爱。”——《世说新语·方正》

赏析

今天哪怕沙尘暴和雾霾再厉害,大家打破头也要挤进北京,古人也同样喜欢做京官不愿外放。小弟离开京城时心情抑郁感伤,在两位哥哥面前撒娇流泪。离别落泪本属人之常情,没想到二哥周嵩如此不体恤人情,不仅不安慰伤心落泪的弟弟,反而气愤轻蔑地指责他说:“你怎么像个娘儿们,与人分别就只知道流泪!”说罢撇下弟弟掉头而去。老大可不像老二那样不通人情,他一个人留下来与小弟饮酒话别,临别时自己也泪流满面,还抚着周谟的背说:“小弟,好好照顾自己吧。”

小品通过兄弟道别这一简单场面,生动地刻画了兄弟三人的性格特征:老大宽厚慈爱,老二偏激狷狭,老三多愁善感。


第十二章 风姿

如果说智慧、妙赏和深情,构成“魏晋风度”的内在特质,那么美貌、美酒、清言,就是妆点“魏晋风度”的光环。

今天谈到美貌人们更多想到的是美女,魏晋人谈到风姿时更多是指美男。美男不仅让女性神魂颠倒,也让男性倾倒膜拜。当年潘岳拥有女粉丝无数,在洛阳大街上常被少女少妇们团团围住;韩寿因“美姿容”让贾女魂不守舍,第一次约会就以身相许;卫玠更使得洛阳和建康男女为之疯狂,以致造成“看杀卫玠”的悲剧。“风姿特秀”的嵇康是壮美的典型,“岩岩若孤松之独立”使他成为名士心目中的男神,哪怕死后多年提到他仍旧满脸崇敬。

美男不能没有漂亮的脸蛋,但又不能只有漂亮的脸蛋。以优雅的举止表现潇洒的风度,以俊美的面容展示卓越的才智,这种人才是“魏晋风度”的理想标本。


1、龙章凤质

原文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语·容止》

赏析

在洛阳大街上少女少妇们围住潘岳不放,比今天的追星族还要痴迷。另一美男子卫玠从南昌来到南京,一路上观者像一堵堵围墙,弄得本来就体弱多病的卫玠一病不起,当时人们就痛心地说“看杀卫玠”。

《世说新语·容止》载:“王敬豫有美形,问讯王公。王公抚其肩曰:‘阿奴,恨才不称。'”王导公子王恬(字敬豫)姿容俊俏,有一天去看望他父亲。王导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子,你的才华要是像你的容貌那么出众就好了,可惜你的才配不上你的貌。”王导的遗憾恰如《红楼梦》对贾宝玉的指责:“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魏晋人心目中理想的美男子是以迷人的风姿展示过人的智慧——形俊于外,才蕴其中。嵇康是正始时期的精神领袖,也是那一代人理想美男子的典型。这则小品着力写嵇康的“风姿”。作者一开始就交代嵇康“身长七尺八寸”。

1.89米的个子在今天也堪称高大魁梧。接着再以“特秀”二字形容其“风姿”。可见,不同于潘岳白面书生的秀美漂亮,也不同于何晏的粉雕玉琢,更不同于卫玠的柔弱纤秀,嵇康挺拔而又俊朗,雄健而又飘逸。

既然是写嵇康的“风姿”,作者就不会对嵇康容貌进行描头画脚,而是集中笔墨刻画他的风度仪态;可风度仪态又最难写实,于是作者或形容取譬,或侧面点染。先借“见者”之口赞叹说:“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潇洒往往易于轻浮,严肃往往失之古板,清高往往显得孤傲,但嵇康既风度潇洒又仪态严正,既爽朗清明又高峻飘逸。如果只这样描写还有点抽象模糊,接下来再用风、松和山来比喻风姿。有人觉得嵇康“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他像松林中飕飕作响的风一样飘洒,是那么清高、舒展和从容。他的朋友山涛则用另两种物象形容他的风姿:“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嵇康站起来像悬崖上的孤松一样孤傲高峻,遗世独立,他醉酒倾颓的样子酷似嵬峨玉山的崩塌。嵇康站姿固然昂首挺立,醉貌同样仪容高贵,他的风姿兼具雄健与优雅、挺拔与洒脱,把男性气质风度展示到了美的极致。

“龙章凤质”是对嵇康“风姿”最生动的描写,展示了龙的卓尔不群和凤的飘逸优美。

嵇康的“龙章凤质”展露了他的高才远趣。他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是正始时期思想界的领袖,也是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和诗人。他的长篇哲学论文《声无哀乐论》,一直是魏晋士人清谈的主要话题之一;他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等文章,早已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散文;他的诗歌像他的为人一样清峻洒脱,“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一优美的诗句,不难让人想象出诗人那潇洒的风姿;他遇害前从容弹一曲《广陵散》,嵇康刚烈峻伟的形象至今让人高山仰止……


2、以貌取人

原文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世说新语·容止》

赏析

西晋文坛领袖之一的潘岳天生风流倜傥,仪态优雅,神采照人。年轻时携带弹弓走在洛阳道上,妇女只要一遇到他,都要拉起手来围着他看个够。

文中的“左太冲”就是西晋著名作家左思,史书说这位老兄长得“绝丑”,又不注重仪表修饰,更要命的是还有严重的口吃。他也像潘岳那样到洛阳大街上闲逛,于是一群妇女一齐向他乱喷唾沫,弄得他只好狼狈而归。

其实,潘岳内心世界可没有他的身材脸蛋那么动人。史书说他为人轻躁势利,为了飞黄腾达去巴结权贵贾谧,“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趋势利”而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潘岳“干”的真没有他“长”的那样“好看”。只是卑微世故也就罢了,他那虚伪更叫人恶心。在《闲居赋》中他把自己打扮成恬淡超脱的高人,后来元好问挖苦他说:“高情千载《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左思从小就讷于口丑于形却慧于心,长相虽然“貌寝口讷”,下笔却是“辞藻壮丽”,他的《三都赋》使洛阳纸贵,他的《咏史》诗代表太康诗坛的最高水平,他的为人更比潘岳要有骨气,《咏史》诗之五说:“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语气既激烈,情感更激昂,表现了诗人对权势、荣华、富贵不屑一顾的态度。沈德潜在《古诗源》中称他的诗歌“俯视千古”。


3、丘壑独存

原文

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下,与丞相言及此事,丞相曰:“元规尔时风范不得不小颓。”右军答曰:“唯丘壑独存。”——《世说新语·容止》

赏析

小品生动地描写了庾亮性格的另一侧面。时逢“秋夜气佳景清”,雅士们才有登楼雅聚的兴致。正当殷、王二人“音调始遒”之时,忽“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大家一听就知道是庾亮来了,“定是庾公”四字暗示庾亮平时走路同样是“屐声甚厉”,从其步履就能想见为人的“严峻”。他一上楼“诸贤欲起避之”,说明他平日“巍然自守”的派头,可能让下属觉得可敬可畏。但等到他说“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这才露出自己的真性情,此时此刻才让下属们感到他可爱可亲。


4、看杀卫玠

原文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世说新语·容止》

赏析

听说卫玠从豫章要来“下都”建康,那里的人久闻他的美名,大家都盼望一睹他的风采,前来观看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像一堵堵围墙一样把他围得密不透风。卫玠老弟本来就体弱多病,受不了众人长时间围观,也经不住如此的劳累,最后酿成重病便一病不起。当时的人都说卫玠是被看死的。

骁骑将军王济是卫玠舅舅,同样是风姿英爽的“型男”,可他每次见到卫玠总要感叹:“珠玉在侧,觉我形秽!”(《世说新语·容止》)这意思是说:站在似珍珠和白玉般美丽的卫玠身边,我觉得自己特别猥琐丑陋。成语“自惭形秽”就是从这儿来的。

卫玠与舅舅王济是两种不同甚至相反的美:舅好盘马弯弓,孔武有力,甥则秀美文弱,“若不堪罗绮”(《世说新语·容止》);舅是一种雄性的美,甥则属于女性美,而且还是病态的美。卫玠死时只有二十七岁,貌美而体弱,名高而寿短,他属于典型的“病态美男”。


续文见下篇:读书笔记:《世说新语》刘义庆(三)